当前位置: >> 蔬菜技术 >> 正文

马铃薯疫病的鉴别

【来源:中国农业网】 【时间:2018/5/3 14:12:00】【  】 【打印】 【关闭

  土豆有晚疫病和早疫病。致病病菌主要在带病土豆的薯块和残留在土壤中的残根遗薯中过冬、越夏。

  土豆播种后病菌侵染幼芽、幼茎,形成带病斑的中心病株,在低温高湿(温度18℃~22℃,湿度90%以上)时,病菌从植株的气孔或表皮侵入发病。病菌落地则从薯块的伤口、芽眼及皮孔侵入为害,造成植株叶片边缘先产生水浸状暗褐色病斑,茎部产生长短不一稍凹陷的褐色条斑。

  如果不及时摘掉病叶,剔除病株,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导致一株株土豆苗萎蔫枯死,地下的土豆一个个产生褐色或浅紫色粉斑,进而成为皮下部呈粉红色干腐型干硬或内部湿腐型腐烂 (早疫病的土豆表皮呈深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凹陷斑,皮下呈褐色海绵状干腐)的没有商品价值的废物。

  土豆晚疫病暴发的原因主要在于把土豆当成了“泼皮”庄稼,长期连作,不进行种子消毒、土壤消毒,发病后又未及时防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 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