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蔬菜技术 >> 正文

芦笋茎枯病防治方法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时间:2018/4/17 10:38:00】【  】 【打印】 【关闭

  芦笋由于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成为近年来人们喜食的一种热门蔬菜,目前,我省的芦笋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茎枯病主要侵害芦笋的嫩茎和侧枝。病株发病初期,先是在主茎的近地面处出现水渍状的淡青色小斑点,随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病斑的颜色也逐渐变为灰褐色或枯白色。病斑的边缘有时有白色的绒毛状物,病斑上有黑色的小粒点。发病严重时,茎秆中空、易折断,其上部枝叶枯死。为使芦笋能健壮地生长,现将芦笋茎枯病的防治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1.选用抗病品种 由于不同的芦笋品种之间对茎枯病的抗病性差异较大,因此,可因地制宜的选用鲁芦笋1号、2号,或京绿芦1号等抗病或耐病品种。

  2.做好田间管理 包括合理密植,防止密度过大;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合理灌水,小水勤浇,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等。为芦笋创造一个通风、透光的良好生长环境。

  3.做好田间清园 芦笋生长期间,及时割除病株和枯老的茎枝。初冬,当田间芦笋茎秆枯萎时,拔除病株,清除地表的病残体。这样,既可减少田间菌源,又有利于植株间的通风透光。

  4.药剂防治 田间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一般每隔7~10天1次,连续交替、轮换用药防治3~4次。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 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