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蔬菜技术 >> 正文

茄子茎内菌核病的防治

【来源:中国植保网】 【时间:2018/3/22 16:36:00】【  】 【打印】 【关闭

  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始于茎基,病部初呈浅褐色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呈软腐状,无臭味,干燥后呈灰白色,菌丝集结为菌核,病部缢缩,茄苗枯死。成株期各部位均可发病,先从主茎基部或侧枝5-20厘米处开始,初呈淡褐色水渍状病斑,稍凹陷,渐变灰白色,湿度大时也长出白色絮状菌丝,皮层霉烂,在病茎表面及髓部形成黑色菌核,干燥后髓空,病部表皮易破裂,纤维呈麻状外露,致植株枯死;叶片受害也先呈水浸状,后变为褐色圆斑,有时具轮纹,病部长出白色菌丝,干燥后斑面易破;花蕾及花受害,现水渍状湿腐,终致脱落;果柄受害致果实脱落;果实受害端部或向阳面初现水渍状斑,后变褐腐,稍凹陷,斑面长出白色菌丝体、后形成菌核。

  防治方法 :①塑料棚内栽培茄子覆地膜可阻止子囊盘出土,减少菌源。②药剂处理土壤,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公斤,对于土适量充分混匀撒于畦面,然后耙人土中,可减少初侵染源。③通风降湿,寒流侵袭时要注意加温防寒以防植株受冻,诱发染病。④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到棚外消毁。⑤药剂防治:田间始见于囊盘或发现中心病株后,喷洒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9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轮换或交替使用,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3-4次。此外保护地也可选用烟雾法或粉尘法。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 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