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蔬菜技术 >> 正文

如何预防及补救莴苣菌核病?

【来源:中国植保网】 【时间:2018/3/7 10:43:00】【  】 【打印】 【关闭

  症状识别要点 该病主要危害茎基部。病部初产生水渍状浅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后扩展到整个茎基部腐烂,或沿叶帮向上发展,造成烂帮、烂叶,最后植株萎鷰枯死;空气湿度大时,病部产生棉絮状的白色霉,后在茎内外形成白色粒状物,逐渐变成黑色的鼠粪状物(菌核)。

  发生规律:由真菌浸染所致,除危害莴苣外,还几乎可危害所有蔬菜种类。气温15℃、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时,易发病,连作地、种植过密地、低洼地、排水不良地、浇水过多地、偏施氮肥或肥料不足地、管理粗放地、植株长势弱的地,发病重。

  预防措施

  (1)栽种(定植)6~8片真叶的带土壮苗;(2)注意提高盖膜质量,使膜紧贴地面,并避免高温危害。(3)每亩施过磷酸钙30~50千克,硫酸钾15~17千克。

  补救措施

  (1)初发病时,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2)及时摘除病叶或拔除病株,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均带到田外深埋,并深翻地。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 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