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蔬菜技术 >> 正文

莴苣灰霉病防治新方法

【来源:莴苣】 【时间:2018/2/28 14:34:00】【  】 【打印】 【关闭

  莴苣灰霉病为真菌性病害,多发生于冬季到早春的保护地,露地栽培在梅雨期间发病多。近地面的叶和叶柄软化、褐腐,并产生鼠灰色的霉层是该病的特征,下部叶片遇低温易发病。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抑制该病发生。

  防治措施:在莴苣生长期应适时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早春多雨天气,保护地内提倡每亩使用45%乙熏灵250克或50%百菌清粉尘剂1000克防治,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每周一次,连续2-3次。还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同时喷施护树将军杀菌消毒,减少病菌源,7-10天用药一次,连续3-4次。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 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