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蔬菜技术 >> 正文

豇豆落叶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中国百科网】 【时间:2018/2/26 10:59:00】【  】 【打印】 【关闭

  豇豆出现落叶的情况,一是早春定植后,温度偏低或遇到“倒春寒”,田间出现大量落叶,这是豇豆幼苗较长时间处于 10℃ 以下的低温条件,根系发育不良,生长受到抑制而落叶;定植质量低,缓苗时间长,使幼苗底叶变黄、脱落;豇豆幼苗出土后不久如遇干旱、低温等不利条件,子叶的营养若供应不上,很容易使真叶脱落。二是雨季阴雨连绵或大雨过后3~5天,发生叶片大量脱落,黄叶遍地,再有营养不足,产生脱肥现象,这是豇豆遭到涝害的表现。另外豇豆受叶烧病的危害,都可早期落叶。

  豇豆喜温暖怕低温,幼苗期受到寒害对以后的花芽分化发育,生长势和豆荚产量都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栽培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选用优良品种,适当推迟播种定植期,躲过低温的影响。一般可在气温稳定在 15℃ 以上后再进行定植。

  2.苗期通过温度和水分管理,培育壮苗,提高幼苗抗御低温的能力。

  3.定植后利用中或小拱棚稍加覆盖,待外界温度升高稳定后再把覆盖物揭掉。

  4.做好蚜虫、叶烧病的防治。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可湿性福美双拌种,生育期喷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防治叶烧病。从苗期就喷洒40%乐果乳油800倍液防治蚜虫。

  5.进行追肥,满足茎、叶、荚同时生长的营养需要,防止早衰,延长叶龄,进入生长盛期,喷1―2次0.3%磷酸二氢钾,促进茎叶健壮生长。

  豇豆是“忌涝作物”,所以栽培时应将其安排在地势较高的地块种植,雨季能把田间积水及时排除。整地时要做高畦、短畦、狭畦,留出畦沟、腰沟、围沟,即所谓的“三畦”,“三沟”,形成良好的排灌系统,天旱时能灌水,雨季能及时排掉积水,有效地避免涝害的发生,使豇豆在疏松透气的土壤上健壮生长,获得高产。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 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