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湖南长沙县北山镇五福村引进食品加工企业 引导村民退养转产

湖南长沙县北山镇五福村引进食品加工企业 引导村民退养转产

【来源:红网】 【时间:2014/8/29 14:26:00】【  】 【打印】 【关闭

  “家门口就可以工作,方便照顾家里,挺好的。”北山镇五福村村民陈灿以前是一名地道的农家妇女,如今已变成了负责一方的车间主任。村上在劝导禁养区的养殖户退养拆栏舍的同时,也给像陈灿一样的养殖户指明了一条新的就业道路。

  拆了猪舍,以后靠什么吃饭

  陈灿打小在白沙河边长大,传统的农家靠养猪为生,家旁边便是猪舍,猪舍日渐扩大却没有任何排污设施。村里家家户户养猪,像陈灿家一样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的,有六七十户。“以前大家环保意识不强,环境污染确实很严重,不光是白沙河,连地下水都受到了影响。”五福村村支部书记李国强告诉记者。

  2010年,为保护捞刀河流域生态环境,长沙县率先在县域内划定畜禽养殖业禁止养殖区、一级限制养殖区和二级限制养殖区。作为捞刀河长沙县域内干流及主要支流,白沙河被划分为禁止养殖区,陈灿家被要求自行退出生猪养殖,并拆除养殖设施。“我爸妈特别想不通,一直以来以养猪为生,他们觉得猪栏拆了之后饭碗丢了,以后靠什么吃饭。”陈灿说。

  引进企业,助农户就近就业

  就在养猪户们发愁的时候,五福村村干部们也在为此着急,全村有17户禁养户,37户一级限养户(常年存栏生畜控制在20头以内),“没有了吃饭的工具,村民们真要跟你拼命啊。但环境污染的现状确实又亟待改变。”李国强说。

  考虑良久,五福村想到引进企业来解决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有些污染严重的企业想进来,承诺得特别好,但我们坚决不同意,本来就是想改善环境的,不能忘了这个初衷。”最终,通过本地企业老板的牵线搭桥,引进了一家熟食加工公司。“我们要求他们第一批员工必须招禁养区和限养区的村民。”就这样,陈灿就成为了该熟食加工公司的第一批员工。从装袋到车间主任,陈灿从一个农家妇女慢慢地走进管理层,“现在月收入近4000元,还有时间照顾家里,谁还愿意担着风险养猪!”

  该公司目前有160名员工,近140名为本地村民,绝大部分都是村上的妇女。“计件算,多劳多得,大概平均下来每月2500元吧,对一个农村妇女来说还是挺好的。”李国强表示,目前村里的禁养户和限养户无一反弹。“北山镇从2010年开始劝导农户退养,并通过引进企业、组织召开招聘会、开展劳动培训、产业指导的形式引导转产。”北山镇副镇长范小林告诉记者,进入企业工作、农家乐、特色水产、蔬菜种植、特种养殖,村民工作的选择越来越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