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河口镇绿色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放眼望去,绿油油的棚架上挂满了黄瓜、豆角,拳头大的小瓜躺在瓜秧间,青椒、西红柿等挂满枝头,预示着丰收的好前景。
“辣椒至少可以提前20天上市,今年市场行情还不错。”正在管理青椒的菜农李成林说,“青椒亩产值可达15000元左右,除去成本,每亩赚10000元不成问题。去年我又增建了两个大棚,这种新型大棚不但使用寿命是‘土菜棚’的3倍多,而且每个棚的年产量也会高出不少。”他坦言,现在种菜也讲究科技含量,不像以前只能靠天吃饭,“莴苣—黄瓜—伏菜”、“芹菜—蒜苗—伏菜”等高效高产种植模式,使农民收入节节高。
为做大蔬菜种植产业,该合作社聘请了农业技术员驻村提供技术指导,严格蔬菜标准化生产,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除草剂,利用反光膜、防虫网等经过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的产品来杀虫杀菌,种植的蔬菜在市场上非常畅销。“这辣椒苗早在栽培时就已经施了有机肥,又通过薄膜技术把水分与营养留住,所以,栽培后一般不用浇水了。而且,我们的所有蔬菜都不施化肥,通过标准化种植保证蔬菜绿色无公害。”李成林说。
马上就到收获的季节了,对于产品的销售状况,李成林自信地说:“我们在与老客户保持稳定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销售渠道,目前网上的订单量成倍增加,足不出户就能销售一空。”据了解,该合作社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蔬菜成熟后直接装车配送,不仅保证了蔬菜的新鲜,也降低了成本,让菜农和客户双双受益。
合作社的成立也让当地农民感受到切实的好处。据合作社成员张海亮介绍,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统一育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标准生产,让流转土地的农民在家门口当上了“产业工人”,挣到了工资、学到了技术。
“我把家里的土地流转了,每亩地每年800元的租金。丈夫去外地打工,我在照看孩子之余,还可以到合作社‘上班’赚钱,每天都有不错的收入,不比在外打工差。”正在蔬菜基地干活的村民周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