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兰西县榆林镇林城村村民张庆海家的温室里暖意浓浓。张庆海一边忙着给小菜除草,一边与笔者攀谈起来:“以前,我们在这里种玉米,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多少钱,现在我们家家户户种蔬菜,收入是原来的好多倍。”
近年来,榆林镇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深挖都市近郊农业发展潜力,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榆林瓜菜已成为省内知名品牌。2013年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4.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3%,亩均纯效益达到1800元,占全镇人均纯收入的六分之一。同时,蔬菜生产提供直接劳动力岗位2600多个,运输、加工等间接劳动岗位300多个。
瞄准市场调结构。以前的榆林镇主要是以种植玉米为主,玉米生产效益低,使广大农民始终在贫困状态徘徊。为提高农民收入,这个镇挖掘靠近哈尔滨市的发展潜力,瞄准哈尔滨的蔬菜消费市场,发展蔬菜产业。镇村组织干部深入到哈尔滨各大果蔬批发市场,通过关系找寻蔬菜经纪人,将在双城发展很好的南瓜经纪人和大葱经纪人请到榆林镇,在这里开辟南瓜和大葱生产基地,通过镇政府牵线和担保,群众乐于接受南瓜和大葱的订单式购种、生产、销售方式,蔬菜经纪人有了稳定的采购基地。经过几年发展,南瓜和大葱种植户发展到420多户,年生产供货能力达到6万多吨,在南瓜和大葱的交易过程中还催生出瓜菜交易市场,产业聚集效应显现,使各地商贩竞相涌入,带动新上了茄子、辣椒、白菜、萝卜、马铃薯等蔬菜品种。
规模经营提效益。这个镇组织生产能力强,经营意识好的农户带头组建蔬菜合作社。林城村先后组建了丰硕南瓜合作社、庆海瓜菜合作社,林升村组建了庆丰大葱合作社和松源娃娃菜合作社。这4家合作社共吸纳入社成员1890户,经营土地合计2.8万亩,2013年沿哈黑公路两侧打造了万亩连片瓜菜种植带。通过规模经营,合作生产,种肥的采购成本降低了15%,田间管理成本节省了10%,比散户的销售价格都高出5%左右,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提高了单位生产效益。
延伸链条壮体量。为进一步深挖蔬菜产业效益,这个镇延伸蔬菜产业链条,发展存贮错季销售和净菜加工上市。镇政府出面与省高校后勤联采中心探索农校对接,达成合作协议,由3家合作社为哈尔滨市内2所高校10万师生提供夏秋两季食堂用净菜生产,2013年已合作一年,双方受益。北大荒[1.82%资金研报]东农果蔬有限公司在榆林镇投资建设1万立方米的恒温保鲜库已动工。林城村建设了占地千亩的设施蔬菜生产园区,建设温室66栋,大棚261栋,总生产面积达到18万亩,延长榆林蔬菜错季供应时间,实现由传统的露地蔬菜生产向现代的设施化生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