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有机蔬菜 >> 湖北规范有机蔬菜生产流程 滥贴有机标签将受重罚

湖北规范有机蔬菜生产流程 滥贴有机标签将受重罚

【来源:楚天都市报】 【时间:2014/4/25 15:18:00】【  】 【打印】 【关闭

  4月1日起,《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全国范围内实行,滥贴任何形式“有机”标签的产品和企业,将受重罚。

  近日,省质检部门专门就此召开有机产品标准化规范会,将多方面对有机产品市场进行规范和监管。业内介绍,有了双管齐下的监管政策,已在武汉培育了6年多市场的有机产品,或将迎来最佳发展良机。

  市场:有机蔬菜贵数倍

  昨天上午10点,市民温先生在武昌水果湖武商量贩里买了一小把有机红苋菜,花了10.8元。“贵是蛮贵,但今天孙子过来吃饭,让他尝个鲜。”温先生说,菜场里苋菜6元—7元/斤,有机苋菜17元/斤。

  记者看到,有机蔬菜大多已称过重包装好,有机白菜苔18元/斤,有机油麦菜18元/斤,有机彩椒20元/斤,有机香椿35元/斤等,都是同品类普通蔬菜价格的3—5倍。

  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过去有机蔬菜鲜有人问津,但从前两年开始,买高价有机蔬菜的中青年消费者明显增多,大多是买了尝鲜。

  行业:有机认证费用较高

  不过,记者在江城一些有机蔬菜专营店里看到,不少有机蔬菜上并没有贴国家规定的“有机”认证标识。一位店家说,这些产品正在申报“有机认证标识”,在未审核批复前,产品还不能打上“有机”标识,但绝对是有机标准种植。

  记者了解到,不少企业也想为自己的产品申请有机标签,但囿于认证费用太高,程序太复杂而没有申请。

  湖北吉农沃尔特公司从2009年开始,用了三年时间,花费十万元才成功获得了“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获得有机认证后,每种蔬菜每年都要进行维护,每生长一季,都要向认证机构申请检测,每次检测的费用又得一两万元。

  管理:规范种植标准

  业内介绍,目前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全国范围内只有23家,武汉一家都没有。认证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是有机产品市场混乱的又一原因。

  在新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里,要求对发现滥贴“有机”标的产品进行重罚,是“惩恶于后”,昨日湖北省标准化研究院召开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培训会,则是要从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建设上进行规范,将可能出现的滥贴“有机”的情况“杜渐于前”。

  在湖北省质监局昨日发布的《有机产品示范区建设通用规范》里,对有机产品生产的土壤、水质、空气,产品的监管要求、过程控制、追溯要求、认证依据和认定程序等,都做了一一规范。今年,我省将在发展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的基础上,提升有机产品品牌价值。对已获得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的,每三年组织一次复查,复查发现问题经过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取消其称号。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