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致富经 >> 山东德州抬头寺镇的蔬菜致富路

山东德州抬头寺镇的蔬菜致富路

【来源:德州新闻网】 【时间:2013/8/25 18:11:00】【  】 【打印】 【关闭

  摆放整齐的新鲜蔬菜,繁忙的人群,进进出出的车辆——这是笔者在抬头寺镇杨胡店蔬菜市场看到的景象。得知记者来访,来自抬头寺镇贾庄村的贾海春大爷,高兴的走了过来:“现在一年三季都有活干、有收入。春天种包头菜、冬天种大白菜,今年夏天一亩茄子就能收1.5万,日子可真有奔头啊”

  近年来,抬头寺镇党委、政府“以农为本、立足乡情”发展特色农业,陆续开发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并通过宣传引导、参观学习、资金扶持、科技创新等有力措施,把农民引向了一条致富的道路。

  “好思路决定好出路”

  抬头寺镇种植蔬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农民一直有着种菜的习惯,但由于无规模、缺技术,蔬菜生产一直徘徊不前。为此,抬头寺镇党委政府对蔬菜产业进行了反复调研:在地理位置上,抬头寺镇地处城郊,353省道、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有着优越的交通条件;在种植能力上,虽然以前并未形成种植规模,但老百姓对种植蔬菜在态度上是认可的,而且有一定经验。在市场前景看,蔬菜是家家户户离不开的食品,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经过一番思考,该镇决定以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农民致富。随后的几年,该镇咬住蔬菜产业发展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使蔬菜生产年年都有新发展。

  “咬定青山不放松”

  杨胡店村的徐世英介绍说:“镇上曾多次组织到齐河、宁津、寿光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当地的先进经验。每年召开‘蔬菜致富状元’表彰大会,在全镇宣传‘蔬菜状元’们发家致富的好做法。俺还领过蔬菜贷款,解决了俺家不少种菜的实际问题。”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菜农种植蔬菜无后顾之忧,镇政府协调乡信用社通过联户担保的形式向农民发放蔬菜贷款;健全了激励约束机制,对蔬菜种植先进村给予奖励;经常聘请省、市、区蔬菜农业专家对菜农技术讲座和现场指导,提高菜农的种植管理技术和种植本领;还先后开挖沟渠60多条,打机井40多眼,盖机井屋80多座,修建节水灌溉区近10000亩,为蔬菜浇灌提供了便利条件。

  “筑巢引凤,有钱大家挣”

  蔬菜品质提升了,打开销路就显得尤为重要。2001年抬头寺镇政府投资150多万元在万亩蔬菜基地的中心建立了杨胡店蔬菜批发市场,给菜农们蔬菜交易提供了便利场所。杨胡店村支部书记、杨胡店蔬菜市场负责人付德玖说:“市场每年蔬菜交易时间从阳历3月到11月结束。现在的蔬菜日交易量达50万斤,日交易额近200万元,周围每天来咱这市场收菜的人越来越多啦”。

  为了降低市场风险,镇政府还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与外地市场、客户签订蔬菜产销合同、协议。同时还成功申报了8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发展以蔬菜冷藏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延长了产业链。如今,抬头寺镇不仅仅变成了德州市的“菜园子”,而且还远销河北、天津、石家庄、滨州、东营等诸多周边省市,并且带动了运输、餐饮、农资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抓住机遇做特色蔬菜”

  来自河北沧州的谢大哥已经进购抬头寺镇的蔬菜十多年了,如今一天一趟到杨胡店蔬菜基地,每天收购六、七千斤的蔬菜。当记者问到这里蔬菜质量怎么样时,他边往车上搬着成袋的蔬菜边自豪的说,“这里的蔬菜品质特别好,尤其是近几年的无公害蔬菜,在河北特别收欢迎。这不今天又进了7千斤。”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绿色无公害蔬菜越来越受到居民的青睐。产业选准了,市场健全了,菜农的积极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要在全镇打造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要形成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大气候,就还得给菜农上好经济课,算好经济账。杨胡店村支部书记付德玖说道:“以前种粮时人均收入仅有800元,种菜以后人均收入达到2000多元,现在种上无公害蔬菜人均收入已经达到8000多元了。”真真切切的经济效益摆在眼前,菜农们都动心了,开始全部使用生态肥、生态农药。与此同时,抬头寺镇成为了全市第一个省级无公害农业示范镇,注册了“蕴绿”牌蔬菜品牌,成功申报了绿色无公害标志产品,包括韭菜、豇豆、茄子三个品种,使抬头寺镇的无公害绿色蔬菜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