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是我国特别是山东省的优势传统出口农产品,去年以来却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蔬菜出口量减价跌的现象。这一隐约显现的不利形势,折射出我国蔬菜生产行业中的诸多潜在问题。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使得我国出口蔬菜的竞争优势不断减弱,应当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
来自青岛海关的统计数字显示,去年前11个月山东口岸出口蔬菜333万吨,同比减少6%;价值30.4亿美元,同比下降20%;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914.4美元,同比下跌14.9%。
据了解,造成蔬菜出口价格降低的原因之一是,此前我国部分品种蔬菜行情相对较好,种植面积相应得到扩大,部分主产区秋季蔬菜生产条件较好,产量增加,局部地区产销失衡,加之上市档期集中,导致蔬菜供大于求,价格下降。
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我国蔬菜出口附加值低,市场集中度高,压价严重。我国出口的蔬菜主要以初加工产品为主,且品种较为单一,价值较高的干蔬菜、蔬菜制品、蔬菜饮料等产品所占比重较低。
既然国内蔬菜价格有所降低,出口应当增加才对,为什么反而降下来了?据了解,主要原因是我国部分国际订单流失到了蔬菜种植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市场。
去年以来,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成本大幅增加,导致蔬菜种植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人民币对美元的快速升值,又进一步压缩了蔬菜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上述问题端倪,相关企业应当加大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力度,着力开展精、深加工,尽快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变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较高的现状,同时努力开拓欧美、中东等国际市场。相关部门也应当不断提高蔬菜质量体系标准和原产地认证管理,并适时对蔬菜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政策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