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蔬菜网】一年一届的菜博会年年出现爆棚现象,今年5月30日闭幕的第十四届菜博会,参观者更是再创新高,达到了216万人次。成果亦颇丰:招商引资签约额372亿元,各类贸易额162亿元。寿光菜博会的运作给出了诸多有益启示,为坚持发挥自身独特资源优势,带动现代服务业增长,形成国内著名的会展形象品牌,探索出了一条成功道路。
“展会如鸡肋,不看遗憾,看了更遗憾。”这是许多人对一些应景式展会、节会的看法。然而,到过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的人却会颠覆这一印象:一年一届的菜博会年年出现爆棚现象,今年5月30日闭幕的第十四届菜博会,参观者更是再创新高,达到了216万人次。成果亦颇丰:招商引资签约额372亿元,各类贸易额162亿元。在许多展会“表面红火内里冷清”的今天,寿光菜博会越来越令人刮目相看。
◆市场化 政府“不越位”, 展会“以会养会”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曾是各地政府扩大企业发展空间、招商引资的有效方式。但是在会展经济舞台上,作为‘搭台’者的政府只能扮演组织协调或导演角色,引入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依靠市场渠道来办展会。如果‘越位’办展会,路只会越走越窄。”寿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菜博会组委会常务副主任杨德峰说。
2000年首届菜博会由财政出资,为了吸引人气,不仅不要门票,展位也一律免费。出乎所有人意料,菜博会一炮打响,7天会期,主办方原认为能撑4天就不错了,最后不得不延长到11天。这一届菜博会,参观人数达到28万人次,其中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外商参会参展。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菜博会组委会印制了部分门票在后期进行销售,竟卖了33万元。就是这33万元门票收入,给了寿光人极大的信心。第二届试行市场化运作后,展位最贵的卖到了1.5万元,最便宜的卖到2000元。门票收入也成为菜博会收入的主要部分。据介绍,今年的室内外展位创纪录地增至2000多个,但竞拍时仍“一摊”难求,全部展位共拍卖了342万元。菜博会走上了“以会养会”的良性循环路子。
今天的菜博会已经超出了展会的概念,成为各行业互动的平台。今年菜博会期间,第三届中国(寿光)国际设施园艺高层学术论坛、海峡两岸休闲观光农业交流会、首届中国蔬菜产业大会等多个与蔬菜产业相关的研讨会举办,同时还举办了2013中国寿光文化产业博览会、第四届农圣文化艺术节以及寿光优秀企业精品展、房产交易会等各种文化经贸活动。
菜博会是把“金钥匙”,打开了寿光人的致富大门。种菜的、卖菜的、搞餐饮的、开宾馆的、跑出租的,都赚了个盆满钵溢。据了解,今年五一小长假3天,菜博会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寿光大大小小的宾馆迎来客流高峰。
◆产业化 引领国内同行业,展会根深叶茂
菜博会的成功是与寿光蔬菜产业化程度高分不开的。
寿光是中国蔬菜产业的领跑者,有“中国蔬菜之乡”、“中国一号菜园子”等美誉。目前,寿光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年产蔬菜40亿公斤,拥有“桂河芹菜”等17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乐义”蔬菜等10多个知名商标,“三品”蔬菜品牌总数达552个,“中国胡萝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强大的蔬菜产业如同源头活水,为菜博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推动力,使菜博会根深叶茂。
“现在寿光每年外派各地的农民技术员达6000多名。”寿光市农业局局长杨维田说,“寿光未来要着力发展农业总部经济,就是要成为中国设施农业的领头羊和引领者。”
在流通环节上,寿光建成了占地3000亩的农产品物流园,辐射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物流园,是全国最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
寿光还依托自身的蔬菜产业优势,向蔬菜产业链的最前端进军,在全国率先打造“蔬菜种业之都”。自去年3月组建寿光蔬菜种业集团,建立中国(寿光)蔬菜种业科技创新孵化器以来,已并购两家荷兰知名种业公司,开县级种子研发先河。
◆科技化 最实用最前沿,展会历久弥新
再美丽动人的东西看久了,也会渐失美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审美疲劳”。然而,14届菜博会,年年出现火爆局面,许多人届届参加。
“科技创新和精益求精是菜博会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历届菜博会都有当时最实用和最前沿的应用技术以及让人惊叹不已的美丽菜景。”曾担任过3届菜博会组委会主任、如今是菜博会组委会顾问的张嘉庆说。
菜博会的点睛之笔在“科技”:一米长的黄瓜、两米长的丝瓜、192公斤的南瓜、能结果3000公斤的西红柿树以及深液流栽培、墙体栽培、多层栽培、岩棉栽培、立柱栽培、气雾栽培、潮汐式栽培等多种国内国际最前沿的种植技术,无不让观众眼界大开。
首届菜博会原定会期7天,因参观者络绎不绝,组委会不得不决定延长会期,3500平米展厅18天时间共接待观众28万人次。第二届到会者达到38万人次,第三届达到50万人次,第六届突破100万人次。今年的第十四届,参观者更是达到216万人次。十四届菜博会,总参观人数达1710多万人次。
越来越多的菜果新品种、种植新技术出现在菜博会上。资料显示,首届菜博会共展出4大类89个盆栽品种和7大类150个实物品种。到2002年的第三届菜博会,展出的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已达600多种,标准化生产、无公害蔬菜出现在展会上,体现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的一些新技术、新装备在展会上亮相。
“今年菜博会展出的蔬菜、瓜果品种多达2000余种,比往届新增200多种,展示新技术、新成果200多项。潍坊科技学院将其种苗组培室搬到了九号展厅,这样,就把先进的类似植物克隆的技术直接展现在了参观者面前。”菜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王启龙说。
在第十届菜博会上,“植物工厂”首次亮相,为观众带来了种植新理念:相对密闭的环境里,没有阳光,植物照样长,而且速度更快,品质更好。第十二届菜博会上,“光伏蔬菜大棚”问世,打破了传统的蔬菜大棚建设思路:特制的玻璃取代了传统的塑料薄膜,不仅降低了蔬菜生病机率,还能大大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用蔬菜做成文化景点也是菜博会的一大亮点。从首届“菜龙腾飞”,到后来的“绿色长城”、“小桥流水”、“锦绣中华”等,可谓年年有新景。今年的菜博会上,210处蔬菜美景令观众目不暇接。 “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这个城市上空撒钱。”一位世界展览业巨头如此评说会展经济的重要性。对此,寿光市旅游局长张春荣体会颇深。“寿光没有名山大川,天然旅游资源少,但由于菜博会的拉动,寿光旅游业绩在潍坊市名列前茅。2012年,寿光共接待境内外游客512.72万人次,位居潍坊各县市区之首,其中仅菜博会游客就达212万人次。”张春荣说。
◆书记点评
潍坊市委常委、寿光市委书记 孙明亮
接地气才能 引人气聚商气
一个会展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它卖出了多少门票,租出了多少展位,获取了多少经济利益,而更在于它背后对这个城市、对这个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菜博会从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这一基本要素出发,从产业、科技、商贸、文化等诸多层面不断挖掘改进,推陈出新,从而实现了接地气、吸引人气、凝聚商气的目的,始终保持了年轻的生命力,并搭建起了寿光接轨世界的桥梁和展示自我的舞台。下一步,寿光将把菜博会放到社会发展的脉络之中,做大做强菜博会的同时,拓展其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推动实现农民致富、城市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
◆专家点评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王志东
地方展会 也可造就大品牌
会展业既是一个城市的亮丽名片,更是现代经济新兴产业的重要门类。有些地方展会搞的不成功,原因之一是政府自身定位不清,缺少行业管理机构,既缺乏有效监管,又直接办展干扰了市场,造成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不规范;二是会展企业自身组织管理运营水平较低,专业化、规模化、创意性都与先进水平相差较大;三是会展业的现代科技含量和高科技手段运用不足,造成影响力持续减弱。
寿光菜博会的运作给出了诸多有益启示,为坚持发挥自身独特资源优势,带动现代服务业增长,形成国内著名的会展形象品牌,探索出了一条成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