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寿光资讯 >> 寿光咸菜是“菜与盐”智慧之合

寿光咸菜是“菜与盐”智慧之合

【来源:寿光日报】 【时间:2013/5/30 22:45:00】【  】 【打印】 【关闭

  【导语·寿光蔬菜网在寿光,“咸菜”这个词其实挺有意思,它凝结着老百姓几千年的饮食智慧。而羊口老咸菜是羊口镇传统的特色产业,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咸菜”是和盐文化的智慧组合,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和“中国海盐之都”,要谈寿光文化,就不能不谈这“菜”和“盐”的结合了。

  “蔬菜”是寿光的符号。上世纪80年代,蔬菜大棚开始在乡间推广,进而传向全国。2000年,第一届菜博会举办,蔬菜文化有了走向世界的舞台。可这并不是寿光蔬菜的根儿,寿光最早的蔬菜种植可追溯到5000年前,甚至六七千年以前,《齐民要术》是北魏以前农业的理论总结。

  2008年,双王城盐业遗址的发现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2012年5月,“中国海盐之都”落户寿光,确定了寿光制盐的历史可追溯到4100多年前。

  “菜”与“盐”,是寿光的两张名片。在中国,咸菜的腌制历史可追溯到青铜器时代,咸菜的腌制技艺遍布各地。《齐民要术》下册有27篇主要介绍了食品加工,其中不乏咸菜腌制的介绍,因此,这本书也是世界上最早最系统的饮食文化书籍。

  悠久的“菜”与最早的“盐”,给寿光咸菜加工提供了优良的食材和作料。寿光民间有一种普及的腌菜叫“辣疙瘩”,腌制时间越长香味越浓,人称“老咸菜”,而寿光老咸菜尤以羊口镇最为有名。如今,羊口镇的咸菜腌制作坊和咸菜加工厂成为小清河畔一道民俗风景,这种地方特产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是寿光“菜”与寿光“盐”的传承和延续。

  贾思勰是农业的集大成者,被尊为“农圣”,夙沙氏“煮海为盐”,也让寿光成为最早的海盐生产地,他被尊为“盐宗”。

  如今,“农圣”和“盐宗”遗留下来的种菜和煮盐的故事已成旧页。今天,寿光的蔬菜大棚已经发展到40万个,蔬菜种植面积突破80万亩,农业开始向园区化和品牌化迈进。盐业生产也从传统的

  晒盐转向盐化工,全市盐及盐化工产品形成了盐、溴、食盐、氯碱、镁产品等八大系列30余个品种,总生产能力达到490万吨/年。2012年,全市生产原盐363.4万吨,制盐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2.7亿元,利税6.3亿元。蔬菜大棚引领农民致富,盐化工拉动就业和税收,两张颇具历史的“文化牌”打出了经济效益。这是对传统技艺的继承发扬,是对“农圣”和“盐宗”最好的敬意与传承。

  今天的寿光农民和工人,成了当代的“农圣”和“盐宗”。

  5000多年的农业文明,传承的是《齐民要术》的理论根基,创造的则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菜博会景观;海盐产业续写的是夙沙氏“煮海为盐”的古代技艺,完成的是从煮盐到晒盐的传承,创造的是新时代盐化工的高附加值。

  在寿光,“咸菜”真是个很有意思的词汇,当“老咸菜”的独特香味触碰你的味蕾,你所触及的是寿光“菜”和寿光“盐”血脉相传的古老技艺和时代脉搏。

  “咸菜”与“文化”

  “菜景”与“盐雕”

  菜博会是蔬菜的盛会,更是各国各地区蔬菜种植技术交流平台。2000年至今,蔬菜景观始终是菜博会的大看点。

  同台湾农业一样,蔬菜景观给农业贴上了“旅游”的标签,逐步走上农业旅游之路,这是寿光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新突破,也是蔬菜产业发展到今天由量变到质变的又一杰作。

  同样吸引眼球的还有盐雕工艺品。“这种盐雕制作要经过压制、塑型、打磨等工序,非常美观。”菜博会上,默锐化学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家以盐化工为主的企业,盐雕是默锐化学企业文化的一种呈现,盐化工企业推崇的是盐文化,盐文化的久远历史和盐雕独特的工艺造型也给公司发展增添了文化内涵。

  上世纪90年代,蔬菜大棚是寿光农业的风景,如今菜博会上那些精心雕琢的“菜景”成为蔬菜文化更具魅力的载体。“盐雕”是海盐与雕刻艺术的结晶,靠海吃海的寿光人在盐文化上做文章,在盐经济上做文章,迈上了工业转型升级的康庄大道。

  寿光独特的蔬菜和海盐资源,造就了蔬菜产业和盐化工的发展,带富了农村,拉动了城市经济。评古论今,寿光人对当地资源发掘和传承的过程就是一盘“老咸菜”,腌渍的时间越久,香味就越浓。多年从事农业调查研究的退休干部胡国庆说,寿光有田野有海滩,有蔬菜有海盐,有历史有传承,形成了独特的蔬菜资源和海洋资源优势。对本土资源年复一年的挖掘积累了百万父老的无穷智慧,这种智慧就是一种文化传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