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产新品使命重大 从寿光蔬菜圈着手

国产新品使命重大 从寿光蔬菜圈着手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13/5/23 16:43:00】【  】 【打印】 【关闭

  【导语·寿光蔬菜网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地区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是蔬菜第一生产大国,但在国际蔬菜种子市场却没有话语权。因此,国产蔬菜产业应该好好优化自身产业链,不断技术革新,研发新品种,提高我国蔬菜领域的国际地位。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地区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是蔬菜第一生产大国,但在国际蔬菜种子市场却没有话语权。

  搭建推广平台

  一年一度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正在山东寿光热闹地进行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在一座座现代化的温室大棚中尽情欣赏着现代农业风景。在位于寿光大西环的寿光蔬菜种业集团蔬菜育种基地大棚内,番茄、茄子、黄瓜、南瓜、西葫芦等蔬菜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这里正在举办首届国产设施蔬菜品种展,1500个国产蔬菜新品种集体亮相,代表了国内蔬菜品种研发的最高水平。

  寿光蔬菜控股集团研发中心高级农艺师国家进告诉记者,这些品种主要来源于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培育的新品种、山东省蔬菜良种工程培育的品种、酒泉育种基地和寿光蔬菜种业集团自主研发的品种以及国内其他优秀种业企业培育的新品种。“从纯育种技术而言,国内科研实力并不差,但营销方式的落后,让国产种子不被市场认可。这次集中展示,主要目的是搭建一个国产蔬菜品种推广的平台,让农民朋友更直观地看到国产品种的种植效果。”国家进说。

  我国是蔬菜生产大国,也是蔬菜消费大国。寿光是我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也是蔬菜种子推广的桥头堡,寿光蔬菜育种基地展示的1500个国产新品种,正是肩负着这种使命。在每一个展示大棚内,前来参观的农民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品种逐一查看、对比,品种的外观及內在品质优劣一览无余。寿光农民一个个都是“菜把式”,展示的国产蔬菜品种得到他们的充分肯定。

  推动种企转型

  寿光,蔬菜种植国内外闻名,但在种子培育上却有些底气不足。曾经,寿光农民的温室大棚内,种植的蔬菜品种基本来源于荷兰、以色列、瑞士、法国等国,是名副其实的“蔬菜联合国”,世界各国种业公司都在寿光展示自己的最新品种,并把寿光作为开拓中国蔬菜种子市场的桥头堡。目前“洋种子”占据寿光蔬菜种子市场的60%以上,在高端种子市场甚至高达80%。

  洋种子独霸市场,让寿光蔬菜产业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寿光为了改变困境,依托自身蔬菜产业优势,发展蔬菜种子产业,率先在全国打造“蔬菜种业之都”。2011年寿光市出台种业发展扶持政策,每年拿出2亿元支持种子种苗产业发展。寿光蔬菜控股集团注资1.5亿元组建了山东寿光蔬菜种业集团,规划建设了蔬菜良种研发、试验示范、良种繁育和展销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化蔬菜种子产业基地,打造了国内国际一流的蔬菜产业发展大平台和科技人才聚集地。

  这一发展战略的转变,改变的是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寿光蔬菜种业集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种子培育水平突飞猛进。在此次设施蔬菜品种展上,一次性展出23个自主研发的新品种。在寿光蔬菜种业集团的示范带动下,当地一批种子企业积极投身种子研发,开始了由买种育苗向育种卖苗的转型发展,形成了蔬菜科技型种子企业集群发展的局面。

  曾经,寿光的很多种子公司都是代理国外蔬菜种子,现在,很多种子公司开始致力于培育国产蔬菜品种。寿光青大农业公司经理梁光霞告诉记者,他们公司自己研发了一些种子,销往全国各地,销路特别好,每年能卖出五六百斤。

  拓展国内市场

  国外蔬菜种子公司在中国市场经营多年,他们以其资金、人才、市场方面的强大优势,在中国市场竞争中所向披靡,对国产蔬菜种业造成严重冲击。但是,经过多年发展,国产蔬菜种业越来越强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蔬菜种子展区,很多公司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对国产蔬菜种业发展信心十足。“国内蔬菜种业公司研发能力越来越强,竞争能力也越来越强。我们公司自己研发的品种就有十七八个,在国内销售得非常好。”上海乾德种业有限公司业务经理丁连永说。

  国内蔬菜种业的快速发展,让外资种子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在大陆蔬菜种业市场非常活跃,种子企业越来越强大,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台湾力禾种苗公司业务主办张日康告诉记者,公司进入大陆市场已经有16年了,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他们从去年开始参加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

  国产蔬菜种业在奋起直追的过程中,国外蔬菜种业公司并没有放慢发展的脚步。据了解,为了巩固和拓展中国市场,很多国际种子公司把研发中心、育种基地都搬到了中国,实行本土化育种,让农民可以近距离地参观、选择。这对国产蔬菜种子公司来说,是挑战,更促进了成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