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寿光10万亩蔬菜大棚“入保”费用补贴一半

寿光10万亩蔬菜大棚“入保”费用补贴一半

【来源:潍坊晚报】 【时间:2013/4/6 16:31:00】【  】 【打印】 【关闭

  【导语·寿光蔬菜网山东省寿光市是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蔬菜大棚生产设施和资金投入比较大,而频发的各种灾害给大棚种植户带来了风险。针对这一情况,寿光市按照先试点再推开的办法,今年将10万亩蔬菜大棚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农民每亩地只需要缴纳50元,就可获得最高6000元的赔付。目前,寿光市已经有8664户大棚种植户入保,入保大棚面积达14400余亩。

  山东省寿光市是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蔬菜大棚生产设施和资金投入比较大,而频发的各种灾害给大棚种植户带来了风险。针对这一情况,寿光市按照先试点再推开的办法,今年将10万亩蔬菜大棚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农民每亩地只需要缴纳50元,就可获得最高6000元的赔付。目前,寿光市已经有8664户大棚种植户入保,入保大棚面积达14400余亩。

  种植户

  大棚烧毁半月内获赔

  寿光市田柳镇西兴王村55岁的王培堂种植蔬菜大棚已10余年。今年2月中旬一场大火,让他家的一个蔬菜大棚化为灰烬,马上就要收获的青椒所剩无几,损失9万余元。“火灾发生时青椒已经成熟,第二天就要收了,没想到一夜之间全烧没了。”王培堂说。

  因为王培堂家的大棚入了保险,火灾发生后,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到现场勘查,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将赔付的钱打到了王培堂的存折上。4月1日,王培堂拿出一张存折给记者看,存折上显示2月28日存入5400元。这5400元,对于刚刚遭受损失的王培堂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王培堂表示,这为他减少了一部分损失,也让他鼓起了从头再来的勇气。“起码棚膜的钱足够了。”王培堂说。

  王培堂告诉记者,今年村里的喇叭一招呼,他便去入了保险。“入保那天是2月2日,当时主要是想防风灾和雨灾。”王培堂说,因为国家补贴一部分入保费,自己每亩交50元就可以了,这个被烧毁的大棚共一亩半,交了78元保费。

  保险费

  农民每亩只需掏50元

  结合当前实际,寿光市按照先试点再推开的办法,将13个镇街共10万亩蔬菜大棚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此次“2013年政策性塑料大棚蔬菜保险”试点由人保财险寿光支公司承保,每亩地入保险费用为100元,按照省级补贴10元,潍坊市补贴15元,寿光市财政补贴25元,农民自筹5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这项政策主要针对符合建造技术要求、投保时使用正常的冬暖式大棚。保险责任包括:火灾和空中运行物体坠落;暴风、龙卷风、雪灾、冰雹及冰凌造成的棚体毁损以及以上原因造成的棚体毁损而引起的蔬菜冻死;卷帘机电机及大棚覆膜被盗抢。保险期限为6个月,每亩蔬菜大棚的保险金额为6000元,其中棚内蔬菜的保险金额为1600元。据人保财险寿光支公司副经理范月光介绍,从今年2月初投保至今,寿光已有12户大棚户获赔,蔬菜大棚保险大大提升了菜农应对各种灾害的防范能力。

  寿光市农业局纪委书记丁立海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8664户蔬菜种植户入保,入保蔬菜大棚面积达14400余亩。

  “一个冬暖式大棚的成本很高,新式大棚一般成本在10万元左右。这项政策无疑给大棚种植户吃了定心丸,真正让农户得到了实惠。”丁立海表示。

  “寿光市通过镇、街道、村各级单位宣传蔬菜种植户入保,并给村民发放了宣传入保的‘明白纸’。”丁立海介绍,为方便村民投保,村里还设立了三农保险服务点,负责相关工作。

  声音

  希望赔付额度能提高

  说起大棚保险,刚刚从中得到实惠的王培堂说,希望投保额度能再高一些,保险能够分高中低不同档次,让种植户自由选择。“要是能全赔偿了,交100元、交500元我也愿意。”王培堂说。

  田柳镇财政所惠农资金管理员李伦卿认为,目前赔付金额较低,建议将入保费提高到200元,棚内蔬菜赔付由1600元提高到5000元。

  而对于给大棚入保险,并不是所有大棚种植户都积极入保。据了解,2013年寿光市共争取到10万亩的财政补贴,而目前仅有14400余亩蔬菜大棚入保。“大部分大棚种植户抱着侥幸心理,还有的种植户认为,一个大棚成本10万元左右,而入保后最高赔付仅6000元,种植户认为赔付金额相对损失额度太小。”一名村民表示。

  对于参保农户提出的提高保险金额的问题,人保财险寿光支公司副经理范月光表示,保险公司正在对此进行调研。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