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寿光“荷兰模式”种植 能否普及和创新?

寿光“荷兰模式”种植 能否普及和创新?

【来源:寿光日报 】 【时间:2013/3/15 18:04:00】【  】 【打印】 【关闭

  【导语·寿光蔬菜网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然而,记者在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看到的却是一派春意融融、生机盎然的景象。在这里,西红柿植株能生长到8米高,必须借助自动采摘车才能完成采摘。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行“荷兰模式”种植西红柿,充分利用空间、光能、水肥,实现标准化种植。

    “咔咔咔……”说话间,一阵机械声引起了记者注意。一辆宽约0.5米,高约1.5米的电动车,沿着导轨慢慢爬高,不一会就升到了4米。见记者好奇,技术员说,“西红柿植株能生长到8米高,必须借助自动采摘车才能完成采摘。”而这一幕,看起来更像是工人在全自动流水线上作业。
  看完了移苗,记者才有机会细细观察整个展厅:玻璃棚顶离地面足有8米高,托起玻璃棚顶的骨架下,安装着自动控制的遮阳网、雾喷和从荷兰进口的补光灯,厅内种植的所有西红柿都在离地面半米多高的槽架上的岩棉袋内,每株西红柿,都配有专用的滴灌头。地面上,铺着白色的地布,每行植株间,还有平行的两根铁管作为采摘车导轨,这也是冬季给植株供暖的管道。墙壁北面安装着水空调,南面安装着排风机。大厅西北角,是整个温室系统的控制中心,湿度、温度、水肥等各种种植参数都由这里统一把控。“荷兰模式的优势就是充分利用空间、光能、水肥,实现标准化种植。”大厅负责人说。
  但是,农业生产看重的是效益,“荷兰模式”如此高规格的投入,如何保证良好的效益呢?
  见记者疑惑,负责人掰着手指,结合2012年的种植经验和汇总的参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国的蔬菜大棚种植西红柿,一般每年种两茬,每茬植株能长到三四米左右,而在‘荷兰模式’大棚里的西红柿几乎可以无限生长,在植株的寿命周期内,能长到21米,这样就减少了植物从幼年到成年的种植培育期,使其丰果期得到尽量延长,产量自然就上来了。‘荷兰模式’全部采用自动化、标准化生产,这样就减少了人力需求,一个占地10亩的大棚,4个人就可以管理经营,而国内一亩大棚平均用工2个人。‘荷兰模式’大棚内种植的西红柿生长周期将近一年,其单株每平方米的产量约为50斤,而普通农户种植的西红柿单株每平方米的产量为15至20斤。通过‘荷兰模式’种植的西红柿结的是串果,单株年产100多串,效益自然而然就显现出来了。”
  据统计,2012年,寿光蔬菜产业集团通过“荷兰模式”种植,17000株西红柿的产量为450吨,效益为400万元左右。细算下来,每平方米单株西红柿的产量高达50斤左右,是普通农户单株西红柿产量的两倍还多。
  如此高产的种植模式,如何推广普及和创新呢?
  “我们将根据不同品种西红柿的轮植经验,将‘荷兰模式’拓展到椒类、茄类等其他作物,带动实现蔬菜产业集团种植模式的全面革新,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寿光乃至全国蔬菜种植模式的上档升级。”大厅负责人表示。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然而,记者在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看到的却是一派春意融融、生机盎然的景象。一座拥有淡蓝色玻璃幕墙,占地近1万平方米,高8米的温室大棚在阳光照耀下格外引人注意。温室大棚仅从外表看,与一般温室区别不大。可刚一走进大棚,四周大大小小的管道、排风机、培养槽、补光灯、智能操控室等各种高科技设备令人眼花缭乱,一排排西红柿苗油油绿绿,黄花点缀其间,呈现出勃勃生机,不时还有清香的果味沁人心脾。这就是蔬菜种植“荷兰模式”。
  “今天是移植西红柿苗的日子,工人们正忙着移苗呢。”跟随技术员范方青的脚步,记者来到工作区。只见他们拿着长有西红柿苗的岩棉块,将其放到岩棉条上,再用竹签固定,采用岩棉栽培是因为同土壤栽培和无土栽培相比,岩棉栽培能够杜绝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土传疾病的传染和扩散,增加植物生长过程中氧气的输入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