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综合 >> 枣庄市四个强化 打造市民绿色“菜篮子”

枣庄市四个强化 打造市民绿色“菜篮子”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3/1/28 9:22:00】【  】 【打印】 【关闭

  春节将至,枣庄山亭区多措并举,预防和降低严寒及降雪对越冬蔬菜生產的影响,确保春节前后蔬菜充足供应。目前,山亭区蔬菜(含瓜类)种植总面积已发展到11万亩,年总產量达20万吨,基本形成了种植规模化、结构区域化、生產标准化、產品特色化的特点,蔬菜產业已成為山亭区农民增收的支柱產业之一。

  强化基地建设,力促科学生產

  一是制定任务目标。山亭区委、区政府将蔬菜基地建设任务纳入到各镇街年度目标任务中,明确建设任务、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同时,积极鼓励农民利用有利时机做好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蔬菜基地建设。二是实行典型引路。王庙红椒基地,在红椒协会於奉安、陈家珍等人牵头带动下,王庙红椒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証,面积达1.8万亩,大棚总量12000多个,年產红椒4500多万公斤,年实现利润1.5亿元,远销到全国30个省市,成為北京市“场地挂鉤”蔬菜生產基地,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早春地膜马铃薯基地在城头镇冷泉村刘志华、刘志军等人的带领下,已发展到3万余亩,亩收益高达1万余元。三是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促进蔬菜基地发展壮大。吸引的城头龙潭逍遥农场蔬菜高效示范园区计划建设冬暖式日光温室蔬菜连栋大棚20个,配套温室环境群测群控物联网系统、水肥一体化微滴灌系统等现代农业生產设施,採取果蔬间作套种技术,种植礼品西瓜、五彩番茄、徐香獼猴桃等高档绿色果蔬﹔项目建成后,将示范带动周边1000余户种植特色蔬菜,增加农民收入1000余万元。

  目前,山亭区已建成蔬菜标准化生產基地6万亩,蔬菜大棚4万个(冬暖设施大棚15000个)3万亩,喷滴灌节水灌溉设施9000亩,安装振频式杀虫灯1000个,高低温蔬菜保鲜冷库40个。山亭区被评為省级“小蘑菇新农村”先进县,王庙红椒基地成為鲁南地区最大冬暖棚红椒种植基地,有力带动了山亭区现代蔬菜產业发展。

  强化培训指导,菜农及时“充电”

  入冬以来,山亭区农业局共聘请青岛农业大学、市农技推广中心、市农科院6名蔬菜专家,採取统一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举办冬季蔬菜棚室管理知识培训班18余期,发放《山亭区越冬红椒标准化生產技术》、《大棚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技术资料2000余份﹔组织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30人到寿光、滕州等地学习先进的大棚管理技术,带动山亭区蔬菜產业发展。

  结合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山亭区农业局组织区、镇(街)60名技术指导员,每名指导员负责10户示范户,深入蔬菜生產基地、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示范户,指导菜农加强生產管理,推广标准化生產技术,提高蔬菜產量和质量,同时严格控制违禁农药的使用,确保蔬菜质量安全。指导菜农,使用多重覆盖栽培技术,选用无滴薄膜扣棚,採用膜下小水暗灌,设置反光幕,及时清除棚室积雪,把因大雪低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保証了棚内蔬菜适宜的水分、光照和温度,力促冬季蔬菜丰產丰收。

  强化“龙头”培育,力促產业升级

  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理念,以保障市场供应、确保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為目标,积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在资金协调、科研开发、项目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力度﹔积极引导蔬菜贮藏加工企业,在搞好生產经营的同时加大技术改造和新產品开发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培育名牌產品,拉长產业链条,增加產品附加值。目前,山亭区已引进培育蔬菜贮藏加工企业12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2家,蔬菜產品“三品”认証达32个,通过“公司+基地+标准化+农户”的產供销一体化模式,带动农户种植外销及加工蔬菜6万亩,推动產业提质增效。如山东东伊食品生產开发有限公司已投资1亿余元,建成了5000㎡荷兰现代化温室、10000吨现代智能冷库、6000㎡科研办公楼、1000㎡马铃薯组培中心和农残检测室、2000㎡高标准日光温室﹔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1.34亿元,利润1572万元,上缴税收856万元。

  强化检验检测,确保蔬菜质量

  山亭区投资100余万元,建立健全了区检测中心、乡镇检测点、企业实验室无缝结合的检验检测网络。近期,区农业、质监、工商等部门以农產品生產基地、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大型果菜超市為重点,加强检验检测,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已自检蔬菜、水果等农產品2批次,样品74个,採用速测法检测,全部合格。配合省市对我区农產品进行抽检,共抽检20个蔬菜种类的50个样品。同时,积极採取有力措施,引导蔬菜经销商搞好蔬菜调运工作,满足市场供应。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