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菜场如何回归公益性 成上海菜价突破口

菜场如何回归公益性 成上海菜价突破口

【来源:东方早报】 【时间:2013/1/25 9:13:00】【  】 【打印】 【关闭

  【导语·中国蔬菜网】上海近年来大力探索农超对接、农社(社区)对接、农标(标准化菜场)对接和田头团购等蔬菜直供模式。但人工成本和物流成本上升。菜场如何回归公益性,成为降低菜价的重要突破口。

  家住杨浦区临青路的安静女士今年67岁,逛自家附近的超市是她每天的“必修课”。不过,安女士只在超市买“1元菜”专区的菜,“就算跟马路菜场比,‘1元菜’也便宜不少,但是其他的就要比外面贵了。”安女士说道。

  买便宜菜,是很多市民的真实想法。但怎样才能让菜价降下来?

  在传统的销售模式里,蔬菜从产地到上海一级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菜场,因为中间环节繁多,往往零售价高出批发价一倍有余。为此,上海近年来大力探索农超对接、农社(社区)对接、农标(标准化菜场)对接和田头团购等蔬菜直供模式。但记者和人大代表调查走访发现,直销模式虽然省去不少中间环节,但人工成本和物流成本上升。菜场如何回归公益性,成为降低菜价的重要突破口。

  “一元菜”超市亏本卖

  1月21日,调研者来到欧尚超市长阳店,生鲜专区里标着醒目的“1元菜”专区。专区里放着青萝卜、南瓜和大白菜。其中,青萝卜0.88元/斤,大白菜也是0.88元/斤,这样的价钱在附近双阳路马路市场的价格分别为1.3元/斤和1.4元/斤。

  “外面卖得再贵,这里也有1元菜供应。”正在选购的张女士表示,“我比较过的,同样的菜,菜市场买来的放一晚就烂掉了,超市买的就不会。”

  同样的情况在家乐福塘镇店也出现,当天的青菜,菜场卖1.5元/斤,超市仅卖0.98元/斤。

  事实上,记者从家乐福供货商处获悉,青菜当天卖给超市为1.3元/斤,超市贴本卖。

  据了解,从法国欧尚1997年进入上海开始,在建立欧尚-宝山农超对接基地后,来自宝山蔬菜基地的供货量已经翻了三番,农超对接项目在欧尚蔬菜部的业绩从2%上升至8%。

  而家乐福已与26家本地蔬菜合作社进行了农超对接,“直采大篷车”将来自上海郊区蔬果合社的大白菜、青菜、菠菜等10余种20吨新鲜蔬菜直接从田间运往超市。

  超市为什么愿意贴本卖菜?

  上海弘阳蔬菜合作社是家乐福和乐购的供应商。除“1元菜”外,也供应花式品种。1月22日,调研者在乐购超市镇宁路店看到,该品牌下产品只有两种,黄瓜7.58元/斤,花菜5.58元/斤。这样的价格比附近菜场分别高30%至50%。同样,在家乐福龙之梦店,弘阳品牌的蔬菜,芹菜8.45元/斤,青椒7.0元/斤,土豆5.5元/斤,鸡毛菜13.5元/斤,这些菜都采取小包装,分拣漂亮,蔬菜放在精品菜区销售。

  合作社总经理张陈文透露,他们的菜有两种包装送往超市。一种是散装,成筐运输;一种是分拣、包装后的精品菜。每年超市下单规定数量,规定品种。除保障性蔬菜外,花式品种占多数。

  做合作社之前,弘阳为一家物流公司。现在,其在本市有4个蔬菜种植基地。“做农超对接,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比传统模式高。这也是花色蔬菜、高端蔬菜占多数的原因之一。”张陈文说道。

  农超对接保障菜农利益

  “农超对接”的模式,简单来说是农场的菜收下来直接卖到超市。没有中间环节,菜价应该比一般社区菜场便宜。但是,调研人发现,现实并非如此。

  47岁的鲍来金和两个儿子都是弘阳合作社的菜农。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和大儿子鲍克伟在大棚里收杭白菜。4年前,鲍来金还是外来务工者之一,因为薪水不高,转为种菜。

  不过,鲍来金说,虽然承包合作社的田地,但大棚是现成的,政府贴钱。老鲍说,合作社模式下种菜的好处,就是收入稳定,“菜都是标准化种植的,品相一定好。”菜收上来直接卖给合作社,不愁销路,也不会被压价。“就是自己辛苦一点。”现在,老鲍一家已经在江苏买房,一家人每年净收入有十几万元。

  合作社微利经营仍需扶持

  通过与欧尚合作,宝山蔬菜基地的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8000万元,解决了20多个农业合作社的蔬菜销售任务。不过在基地负责人姚红兵看来,超市更像“围城”,外面的人争着进去,里面的人却犹豫是否出来。

  “一直以来,比如去批发市场或菜市场,农民卖菜都习惯现金交易,但超市一般用银行结算付款,而且要等一两个月。”姚红兵表示,较长的结算汇款周期无形间加重了农户的负担。此外,一些超市“朝南坐”,进场费用过多、进货标准高,将更多中小合作社 挡在了门外。农户与超市对接后基本就没再担心过滞销的问题。

  另一方面,合作社运往超市蔬菜的物流成本也比传统模式高。以弘阳合作社为例,做农超对接,合作社必须配专门的货运车,还必须有冷链设备,这些设备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传统经营模式下物流用大货车,虽然也带冷链,但其进货量大大超过合作社,平摊到每斤的成本就要少得多。

  再者,人工成本上,蔬菜分拣、包装都需要人工完成,现在市场上的用工成本,基本每年增加15%。合作社方透露,该合作社年产值1亿多元,但利润仅有两三百万元,属于微利运营。

  而在超市看来,部分农民合作社规模小,产量不稳定,运作不够规范,也阻碍了农超对接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在延长保鲜方面,目前国内的农户大多还缺少足够的冷链设备。

  业内专家指出,政府主管部门要对合作社的产地冷链运输和农产品(000061)储存方面给予扶持,对合作社进行物流、市场等多方面的辅导;同时应推动超市破除一些不当的行业规则,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达成双方认可的检测、包装、定价等标准。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