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在胶州市青岛绿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一个蔬菜大棚内,社员张祥伟正在清理杂草,不时盯着大棚里的显示屏看两眼。
“现在棚里的温度、湿度、土壤水分湿度都能检测出来,一看显示屏就知道,这样种菜心里就更有数了。以前种菜全靠经验,大棚里的水分、湿度啥的都是自己估摸着来,收成有好有坏,而且要一天到晚住在大棚里,可麻烦了!”张祥伟说,“没安上这些智能系统之前,大棚里时刻离不了人啊,现在我三五天不来都没事。”
“不仅大棚里的温度、湿度是自动调节,这个大棚里种的都是有机蔬菜,不施化肥也不用农药。”合作社工作人员韩俭耀说。
记者在大棚里看到,每两三米之间有太阳能杀虫灯“站岗”。合作社社长张居波说,有机蔬菜从摘下到收割完全不能打农药,“这些灯特别招虫子,晚上一开,虫子就往灯上撞,一碰就死了,解决了蔬菜无药防虫的大难题。”
另外,一排排蔬果上方和下方,每隔2米处都有一个喷管。基地全部配套使用喷滴灌技术,水怎么浇、浇多少全由自动化系统控制。传统农业每亩每年用水100到150吨,现在每亩用水能节省一半。与传统作业相比,基地一年可节约用水10万吨。张居波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喷灌系统的使用,大大减少了用水,还减少了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
蔬菜大棚配备了湿度和温度计,监测蔬菜的“体温”,每个角落还装有摄像头监视蔬菜“一举一动”。目前10个温室大棚和20组单体大棚,均实现了这样的智能生产控制。
不仅胶莱绿村基地合作社实现了智能化,胶州市铺集镇瑞丰源合作社还实行网络销售,让市民足不出户吃到新鲜蔬果。消费者只要轻点合作社蔬菜的网页便可清楚了解菜篮子里蔬菜的“身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