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中饭,忙碌了一早上的刘雪民总算空闲了一些。今年58岁的刘雪民,是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批发户,平时他负责在物流中心里的销售,两个儿子则常年在内蒙古、宁夏和甘肃一带负责收购。
“蔬菜批发是越来越不好做喽。”刘雪民一边找凳子坐下,一边翻着今天的账本告诉记者。他说,最近两年报纸、电视隔三差五就报道“买菜贵”,而他们却常被夹在“购销”中间而说不上话。
不过,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安排了降低流通费用的10项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剑指我国流通环节费用高企顽疾。
“新闻我也看到了,但各种降低流通费用的措施提了好几年,可我们一直摸不着。”刘雪民说,他大儿子在内蒙古发回浙江的车,本可以走绿色通道,但他们每次出车前都要去当地县城办手续,“怕耽搁不起,有时候也就不办了”。
另外,不同的批发市场对菜价的影响也很大。据刘雪民透露,在杭州乔司一带的叶菜,大多数并不直接销往杭州各农贸市场,而是运到了嘉兴、勾庄等大一点的批发市场,“因为那里能配菜、卖货快”。
刘雪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车圆白菜直接到杭州城里,可能两三天也卖不完,加上市场的管理费、卖菜人员的费用都节省不了,而运到周边的大集散地,一个上午可能就都卖完了。这样一来一回,等到市民再去农贸市场买菜,菜价自然高了许多。
“不过,这也并不是说不要把菜运到物流中心来。”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的吴经理告诉记者,蔬菜是最早市场化的行业,也是最市场化的农业项目。缘何菜价仍然很高,是因为本地配置的效率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
在吴经理看来,像勾庄这样规模的市场,首要的任务是接入全国大流通的格局,配置全省的蔬菜品种。而目前,浙江本地的蔬菜只能供本地四个月左右,其余时间基本都要靠长途调运。
“假如我们能把浙江本地蔬菜从产地到市场的调配在市一级完成,菜价也将会降下一大截。”吴经理说,运输蔬菜流通环节成本至少要占到菜价的1/3到2/3,如果能缩短其环节,菜价势必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