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蔬菜网】为破解蔬菜销售"贵在最后一公里"难题,北京市率先探索创新了直营直供、车载车售等蔬菜流通新模式,减环节降费用。蔬菜直营直供店已达122家,与全市平均零售价相比,新模式网点供应蔬菜均价低25%左右。
为破解蔬菜销售"贵在最后一公里"难题,本市率先探索创新了直营直供、车载车售等蔬菜流通新模式,减环节降费用。记者上周五从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年终工作总结会上获悉,截至目前,蔬菜直营直供店已达122家,与全市平均零售价相比,新模式网点供应蔬菜均价低25%左右。
市商务委员会流通规划处处长张德金表示,北京有2300万消费性人口,是农产品的输入型消费城市。以蔬菜为例,自给率很低,80%通过周边及外埠蔬菜生产基地供应。传统蔬菜流通需经产地、产地批发市场、销售地的一二级批发市场、零售等几个环节才能到老百姓餐桌上。
为保障供应,稳定价格,本市建立起来"市管批发管储备,区管终端管零售"的新机制,重点推动包括直营直供、公司化经营、业态提升、批零对接、军地共建、车载车售等6类12种新模式。
"直营直供"蔬菜从生产基地产出后,直接通过经营公司或供销社的配送直达社区直营菜店,最大限度减少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菜价实惠。截至目前,全市蔬菜直营直供店累计达122家,其中,仅今年就新发展77家。此外,蔬菜车直进社区已覆盖社区105个,全规范化社区菜市场累计达300家。据统计,以直营直供为主的蔬菜新模式网点,蔬菜平均零售价格要比全市平均零售价低25%左右。
张德金表示,直营直供使基地蔬菜直奔社区,不仅有利于菜农收入的稳定增长,也能解决由于产销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买难卖难问题,便于政府监测调控市场。此外,应急情况下基地需优先供应本市,也有利于保障本市蔬菜供应,稳定蔬菜价格。明年,本市还将增加直营直供菜店60家,争取3年内直营直供菜店达180至3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