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综合 >> 农行寿光支行:全力支持蔬菜产业发展

农行寿光支行:全力支持蔬菜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山东网】 【时间:2012/12/11 14:28:00】【  】 【打印】 【关闭

  十二月的初冬,齐鲁大地已是寒风凛冽、万物萧条。然而笔者一踏入寿光市三元朱村的温室蔬菜大棚中,满眼青翠欲滴的绿色夹杂着热浪扑面而来,菜农正在辛勤劳作,仿佛这里仍是仲夏时节。

  二十四年前,冬暖式蔬菜大棚正是从这里起步,引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农业“白色革命”;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农行寿光支行与寿光的蔬菜产业一起踏上了共成长、同壮大的征程。

  1989年10月,孙家集镇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提出了建设温室大棚的设想,并决定带领17名党员首先在村里进行试验。然而建一个大棚需投资6000多元,这在当时对农民来说是个大数目,自身难以承担,于是,王乐义找到农行申请贷款。该行当时也从未发放过单笔金额如此大的农户贷款,经过对这项新技术进行认真、细致的考察论证后,该行敏感地意识到该项目一旦成功前景巨大,果敢地拿出9万元资金给予扶持,全国第一批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第二年春天,大棚菜上市后,棚均收入高达2.7万元,是种粮收入的47倍!三元朱村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成功,一年出了17个万元户的事立即在当地炸开了锅。在当地党政部门的组织发动下,冬暖式大棚种植技术得到迅速推广,信贷资产需求量急剧膨胀。为了服务这一革命性蔬菜产业新技术的发展,该行于次年及时推行了向蔬菜生产倾斜的计划贷款办法,由辖属各基层单位深入村户现场放贷460万元,扶持农民新建大棚2300个,棚均年收入达2.5万元,当年全县农民人均增收91元,贷款本息到期收回率达到100%。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寿光市蔬菜大棚从17个发展到40多万个,第一代的土木结构大棚也已经被现代化的钢结构大棚所代替,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4万亩,成为了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寿光支行也由原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行普通县域支行发展成为了全国服务“三农”的标杆性支行,创造了“三农”业务上一项又一项的“第一”,收获了一份又一份沉甸甸的荣誉。

  客户至上,信贷服务进千家万户

  沿着寿光四通八达的柏油路行驶,一片片新式的钢结构大棚在冬日的阳光照耀下异常夺目。目前,寿光市的蔬菜大棚已经发展到第八代,最新型的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智能温控蔬菜大棚已经让人们领略到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而现在,在寿光要建造一个标准化蔬菜大棚,包括建材、设备、种苗,投入要在10万元以上。由于农民缺少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物,长期以来只能以联保的方式从银行获得贷款,贷款数额通常被限制在3~5万元,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且信用贷款审核严格,手续繁琐。为了解决因农民缺少抵质押物带来的贷款难题,2011年,农行寿光支行推出了完全切合寿光实际的农户贷款新模式——“一权一棚”大棚抵押贷款,帮助农户以蔬菜大棚的经营权作抵押从银行取得信贷资金,单笔贷款金额可达到20万元,大大缓解了当地菜农的贷款难题。

  针对寿光农业产业化发达这一优势,该行还发放了山东省农行系统首笔“农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的贷款,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累计发放贷款3000多万元,带动750多户农民发家致富,实现了农行、企业和农户三方受益。

  近3年来,该行累计为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捕捞等产业的农民办理农户贷款12.9万户、26.6亿元,为超过寿光市50%的农户提供了贷款资金,支持农民新建、扩建蔬菜大棚18137个,农户贷款发放量居全国县域支行首位。

  恪尽职守,金融服务到田间地头

  凌晨的寿光有一道特殊的风景,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运输车辆在各处的乡间、田野的小路上,菜贩将菜农们刚刚采摘的新鲜蔬菜过秤、付款后装车,待天明发往全国各地。这种原始的交易方式给菜贩、菜农、银行都带来了巨大不便,而且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补齐这一蔬菜产业链上的服务短板,自2009年开始,该行开展了一项浩大农村非现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工程——“惠农一卡通”工程。这个不足300人的支行,喊出了“做全市25万农户身边的银行”的响亮口号。3年来,在寿光市乡村“默默躬耕”,向全市975个行政村的25万农户免费发放惠农卡27.2万张,实现了全市25万户农民“每户一卡”; 在农村建设“三农金融服务站”1443个,实现了覆盖到村;为农民和蔬菜购销商免费办理个人网上银行3.8万户、短信通2.7万户、电话银行3.1万户、转账电话3800部,节省费用一千多万元,在全市建成了密集的电子金融服务网络。2011年,全市完成农村金融性交易500多万笔,交易金额超过130亿元。真正将银行服务搬到了农民身边,把银行开到了田间地头。

  因需而变,打通菜乡“绿色生命线”

  产业化是时代的浪潮。随着寿光市农业产业化日趋成熟,规模化的蔬菜生产也急需一套健全、完善、高效的市场流通体系。近年来,该行不断加大对蔬菜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先后发放贷款近7亿元,支持改、扩建蔬菜批发市场12处。笔者了解到,当地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历经9次改(扩)建,现已发展成为年交易量60亿公斤、交易额100亿元的亚洲最大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先后开通了寿光至北京、哈尔滨、新疆、南京等全国各地的众多“绿色通道”和日本、韩国的海上“蓝色通道”。

  支付是流通的血液。而创新支付结算模式是三农服务的践行载体。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规模扩大,使得来自全国的5万户菜商和菜农进行交易呈现井喷之势,日均现金交易量达2500万元。蔬菜交易巨额现金结算带来极大的操作风险、结算速度也大大降低。为了填补这一蔬菜产业链上的服务空白,该行在对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内蔬菜交易的经营特点和资金运作流程进行充分考察和反复论证后,在2010年3月,开发出了既具有物流园场内结算功能又具有该行银行卡功能的联名卡——“金穗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卡”。该联名卡具有物流园内结算功能和银行卡功能,可同时记录客户存款及交易场内的交易情况,便于客户通过圈存(提)机实现农行账户与物流园账户之间的资金划拨。截止到目前,该行已在物流园内安装圈存(提)机6台、自动存取款一体机2台、查询机2台,发行“金穗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卡”1.8万张,日均可减少现金交易量2000万元以上,直接服务、辐射和带动3万户菜商菜农实现了非现金交易,这一结算模式的创新彻底改变了多年来大型批发市场传统的现金交易模式,将寿光蔬菜通向全国的时间缩短了近三分之一,打通了寿光蔬菜通往全国各地的“绿色生命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该行由于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突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集体”、“县域经济最具影响力十佳银行”、“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0余项。

  农行寿光支行正是坚守着农业银行的大行使命,怀着对广大农民的满腔热情,凭着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份责任感,在这块土地上书写了一段段“绿色传奇”。凭借“中国蔬菜之乡”这张金名片,寿光市这颗镶嵌在“蓝黄”经济区上的“绿色明珠”也愈发夺目。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