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溢着阳光的冬日午后,沈巷镇凤城村的彭马陶蔬菜行里,火红的辣椒铺满一地,几位本村妇女正忙着分拣、装箱。门外马路一侧,一位菜农骑着三轮车送来辣椒,满满一车红椒在阳光照耀下流动着鲜艳的光泽,惹人喜爱。
“目前光我这个蔬菜行每天要收一两万斤辣椒,销路近的往芜湖市区、巢湖,远的要到乌鲁木齐、兰州。”蔬菜行的主人彭中青告诉记者,在凤城村,像这样的蔬菜行还有近30个,本村及邻村的菜农每天将摘下的辣椒送到蔬菜行,再由商贩运至全国各地。记者采访中获悉,沈巷镇的辣椒、毛豆种植历史已长达三十余年,天长日久的效应积累,使这里的大棚蔬菜没有宣传、不做广告,仍吸引大量商贩纷至沓来。
一个镇大棚蔬菜种植面积1万余亩
从沈巷镇政府一路驱车向北,江北的田园风貌逐渐显现。马路两侧,蔬菜大棚相连成片。“目前全镇大棚蔬菜种植约1.1万余亩,种植户多达数千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沈巷镇的部分村庄,绝大多数农户都是以种植大棚蔬菜为生。以凤城村为例,约有800多户种植大棚蔬菜,占全村总户数的2/3。
凤城村村民陶宜名已经种植大棚蔬菜二十余年。他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几乎每天都在和大棚打交道,闭着眼睛都能进去摘辣椒。采访中,记者钻进陶宜名的蔬菜大棚,一株株翠绿的辣椒秧上,挂着或青或红的辣椒,棚内温度令人站了几分钟后便开始冒汗。“春种毛豆,秋冬季种辣椒。”陶宜名说,这是包括他在内全镇所有大棚蔬菜户的种植习惯。
大棚蔬菜种植为当地农户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种植户兼村委会工作人员王永桂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每年一亩地的毛豆纯利润在三四千元左右,辣椒的利润与此相差无几,以一位种植户种4亩地计算,一年纯收入约为3万余元。
蔬菜行收购经纪人应运而生
在凤城村及周边一些村庄,路边不时能看到“**蔬菜行”的招牌。陪同采访的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说,由于沈巷镇大棚蔬菜种植时间较久,因此催生了蔬菜行、蔬菜收购经纪人等新事物和新行业。
“大学生村官”毛敏更为详细地向记者介绍了蔬菜行的运营模式:“种植户把蔬菜送到蔬菜行,由蔬菜行进行分拣和简易包装后,销售给前来的商贩,种植户要付给蔬菜行每斤蔬菜一角钱的再加工费用。”由于各蔬菜行间存在竞争,因此,蔬菜行必须努力为自己争取到更广的销路,在向商贩出售蔬菜时,也要想办法为种植户争取一个略高的价位,才能吸引更多种植户将自家蔬菜送来。从这个角度来说,蔬菜行负责人实际上承担着蔬菜经纪人的职责。
在搭建菜农和菜贩间桥梁的同时,蔬菜行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彭马陶蔬菜行负责人彭中青告诉记者,以自家蔬菜行为例,每年一大半的时间都要请人帮忙上下货、分拣、包装等,目前每天请的工人有五六位。
期待规模化品牌化“突围”
虽然蔬菜基本不愁销路,但种植户们还是经常因市场波动而无奈。以今年为例,由于全国各地辣椒长势较好,供过于求,导致青椒销售价格低迷。
“两三毛钱一斤还卖不动,只能慢慢等着青椒变红再卖。但红辣椒有专门的品种,这种青椒很长时间才能变颜色。”种植户陶宜名指着自家大棚内的青椒说,如果以当前的价格卖出去,这一季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坐等青椒变红椒,而这个过程往往长达好几个月,直接影响其第二次结果,导致后面的减产。
记者采访中获悉,虽然沈巷镇大棚蔬菜种植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距离规模化、品牌化仍然路途漫漫。据介绍,目前沈巷蔬菜种植几乎全部都是“小打小闹”,单户种植面积少则一两亩、多则五六亩,缺乏蔬菜种植大户。同时,至今仍未成立蔬菜协会、农业合作社等专业性组织,种植户日常种植中缺乏技术指导,市场营销中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急需“突围”。相关人士表示,如果能够成立合作社等组织,实现“抱团取暖”,沈巷的大棚蔬菜种植之路有望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