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还会种,前年还能卖到五毛钱一斤呢!”“明年不种了,好在我们还种了土豆、棒子和大白菜,萝卜种得不多。”
这是本报记者10月25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宋白路蔬菜批发市场分别听到的两句话。这个市场两旁紧依农田,田地里还“酣睡”着尚未采摘的大白菜和萝卜,农户们开着拖拉机和小货车,载着自家种植的蔬菜在这里贩卖。
孝直镇是山东萝卜的主产区,然而今年的丰收季节却让这里的萝卜遭遇了“卖难”。每斤大约5~6分钱的卖价彻底伤了菜农的心,大幅增长的产量则让他们的境遇更是雪上加霜。到10月25日为止,平阴还有约2500吨萝卜没卖出去,在山东省禹城市也有1.7万吨芹菜无人问津。这就使菜农发出了文章开篇那两种不同的声音:有的期待蔬菜价格再度回升,有的则决定放弃栽种。
成千上万吨滞销的蔬菜该何去何从?
丰收未见是喜事
在平阴县孝直镇宋白路蔬菜批发市场上,一对来自白庄的夫妇正在自家的小货车上给萝卜装袋。这对夫妇告诉记者,他们家承包了十五六亩土地,在村里算是承包规模较大的种植户。今年气候好,萝卜亩产达5000斤,可是按照今年萝卜上市价每斤约6分钱计算,每亩地大约收入300多元,刨除所需的化肥、种子、水电、机耕等种植成本约280元后,利润所剩无几。因此,今年种萝卜对于这对夫妇来说算是赔钱买卖。
“明年不种了。”丈夫说,“好在我们还种了土豆、棒子和大白菜,萝卜种得不多。”夫妇俩告诉记者,家里共有五口人,两个孩子一个在念大学,另一个在读技校,眼下地里还有3000斤~4000斤萝卜没卖出去,卖菜所得还不够支付家庭开支,只得动用往年的存款。
这对白庄种植户遇到的麻烦并不是个别现象。
根据商务部网站消息,自8月末以来,山东省蔬菜价格连续八周小幅回落,全省重点监测的18个蔬菜品种平均批发价格周环比下降4.21%,其中降幅超过15%的有大白菜、西红柿、白萝卜、圆白菜和芹菜。由此,不久前山东市场上“一元菜”的数量达到了年内的最高峰。
是什么导致了今年山东芹菜、萝卜等蔬菜的卖难?
据禹城市和平阴县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分析,导致今年芹菜、萝卜等蔬菜价格走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去年这些蔬菜价格高,收益好,菜农盲目跟风种植。据悉,去年平阴县孝直镇的里外青萝卜卖价为每斤0.12元,农户每亩能获得400元左右的收益,较为可观,而去年禹城的芹菜也能卖到每斤0.5~0.6元。受此影响,今年农户进一步扩大了种植规模,平阴县孝直镇的萝卜种植面积增长了近2000亩,而全国范围内秋季芹菜的种植面积则大幅增加了20%左右。这些大量增种的蔬菜在今年适宜的气候中长势良好,迎来了大丰收,一时间集中涌向市场。
二是种植缺乏科学规划。今年夏季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的涝灾导致部分粮田绝产,各地农民纷纷抢种一茬白菜、油菜、菜花、油麦菜、生菜、菠菜、萝卜等速生菜,这导致全国秋菜面积大幅增加,秋末冬初秋菜一哄而上,迅速拉低了近期菜价。
自古农民盼丰收,而今年的丰收却给菜农添了点“堵”。
对接会缓解“卖难”
为解决山东蔬菜“卖难”问题,商务部采取了紧急行动。
10月24日~26日,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在山东对个别蔬菜品种滞销问题进行了调研,他实地考察了禹城芹菜和平阴萝卜的滞销情况,表示商务部已经紧急启动农产品“卖难”应对工作机制,采取市场的办法疏通流通渠道,维护菜农和消费者利益。“我们承包的土地里还有500多亩山药没挖,3000多亩地瓜未动,已经采摘的萝卜只得挖深沟回埋,而芹菜一旦收割就根本存不住,其他蔬菜冷存也只能保鲜不到1个月,而且费用高,效果也差。”山东省菏泽旺天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骥鸿想起他的难卖菜有点犯愁。
为了帮助菜农缓解燃眉之急,商务部于10月26日在济南组织了蔬菜产销对接会,为“卖难”蔬菜当媒人,找“婆家”。
据了解,38家山东省内蔬菜种植大户、大型蔬菜合作社和36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型连锁超市、批发市场负责人参加了这次对接会,对接品种从芹菜、萝卜等“卖难”品种扩大到山药、白菜、茄子等十余个品种。对接会上,采购企业与部分农户、合作社达成了采购协议,总采购量2.18万吨。
这次采购会为山东部分“卖难”蔬菜找到了“婆家”。发生“卖难”的芹菜在对接会上达成销售意向1.12万吨,占存在销售困难芹菜总量的66%;平均收购价格每斤0.23元,比地头价每斤高出0.1元,芹菜价格出现了回升。
来之前还为蔬菜难卖犯愁的李骥鸿带着几分欣喜告诉记者,已有几家超市销售商表示有意向从他那里进货。他还表示,他的公司在种植蔬菜时采用有机肥,蔬菜质量更高,此外公司还将部分蔬菜加工成耐存制品,如粉条、粉皮、玉米粉、地瓜干等,既便于储存又能提高收益,眼下又有对接会的助力,他对卖出蔬菜存货非常有信心。
济南匡山蔬菜市场的蔬菜供应量占全市居民需求的80%以上,其副总经理刘先生表示,能否获取充足的市场信息对指导农户选择种植种类和联系出售都至关重要,这次的“卖难”与农户跟风种植关系很大。
“过去我们从农村收购农产品必找经纪人,因为他们能够帮忙组织农户出售产品。”刘先生说,“但弊端是,经纪人一般只知道本乡本土的情况,掌握的信息量十分有限,往往造成误判。”刘先生表示,这次的对接会为商家和农户提供了直接面谈的机会,便利了双方的信息交流,另外通过商务部鲜活农产品网上对接平台,存在“卖难”问题的芹菜和萝卜也有部分已取得采购意向。
继济南蔬菜产销对接会后,10月29日,商务部又在北京新发地国际农产品会展中心召开了2012~2013年冬春果蔬产销链条建设暨农批对接会,进一步为卖难蔬菜扩大销售范围。这次对接会吸引了来自全国18个主产区和主销区省份的200余家产销企业和经销商户代表,共达成48个品种、总量1101.08万吨的冬春果蔬购销意向。
长效机制求根治
要治标,更要治本。除了救急的产销对接会,商务部还将采取短期救助与长效机制建立相结合的方式,继续跟进“卖难”蔬菜销售情况,采取网上对接、组织超市采购、政府收储等措施,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卖难”问题。
房爱卿表示,商务部将进一步完善流通体系,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建立解决农产品“卖难”和“买贵”的长效机制。第一,加强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冷链建设,加快具有冷藏功能的产地集配中心等设施的建设,调整蔬菜上市时间,保障蔬菜均衡上市,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同时减少损耗,提高质量;第二,加快发展订单农业,鼓励生产基地、农产品经纪人、批发市场和超市之间相互投资,打造利益共同体,形成供应链,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第三,进一步扩大农产品销售的市场范围和流通半径;第四,加强信息引导,完善农产品信息体系,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引导农户合理种植、适时销售。
通过采取短期救助与长效机制建立相结合的方式,目前山东、浙江的“卖难”已基本得到解决,商务部表示还将继续采取措施,跟进“卖难”蔬菜销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