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综合 >> 商务部山东求解“卖菜难”

商务部山东求解“卖菜难”

【来源:经济导报】 【时间:2012/10/31 9:19:00】【  】 【打印】 【关闭

  农超对接的模式有利有弊。超市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会设置较高的门槛,并且通常不是当期结算,对于一般农户来讲,很难承受资金流转难的压力

  这几天,现身山东的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很忙。先是马不停蹄地对禹城芹菜和平阴萝卜的滞销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紧接着,26日,他又参加了商务部在济南组织的蔬菜产销对接会。

  “针对近期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发生的蔬菜难卖情况,商务部已紧急启动了农产品卖难应对工作机制。”房爱卿在山东指导调查时表示。

  在上述产销对接会现场,经济导报记者看到,38家山东省内蔬菜种植大户、大型蔬菜合作社和36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型连锁超市、批发市场均派来代表参会。从各方达成的总采购量2.18 万吨来看,对接会取得了一定成效。

  “政府还可以考虑设立专门进行生产指示信息发布的机构。当然这需要高昂的成本,而且对信息的准确度要求很高,一旦发布错误,对小农户影响很大。但是,这又是一个公共产品,需要政府出面、出资来做。”山东社科院省情综合研究所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秦庆武分析说。

  绿色蔬菜也滞销

  在此次对接会上,共签订意向合同40份。其中,芹菜的意向采购量为1.12万吨,占待销售量的66%,平均采购价格为0.23元/斤。

  导报记者注意到,对接会上,不少合作社的代表都拿来样品进行展示和推销。有超市代表一边拿着翠绿挺拔的芹菜、粗细均匀的山药,一边耐心地说明超市对蔬菜质量和加工的要求。小小的会议厅里人声鼎沸,沟通洽谈气氛浓郁。

  常青来自平阴民享蔬菜配送有限公司,他告诉导报记者,今年什么菜都便宜,白菜市场价才0.08元/斤,但流通环节成本很高,“以前找个司机跑一趟,一个月给1500元就成,现在你给到3000元,人家也不一定愿意。还有油钱呢,所以卖菜赚钱很难。”

  山东禹城华沃蔬菜购销公司服务部的李庆华告诉导报记者,他们种植芹菜已多年。“去年我们合作社种了1万亩,每亩能挣七八千块钱。今年我们多种了三四千亩,可每亩大概要赔2000多块钱。”

  绿色蔬菜的销量,今年也不乐观。

  “燎原”牌蔬菜在大超市里可谓是绿色蔬菜的代表,但其生产商寿光市田苑果菜生产有限公司的市场部副经理张丰香,对导报记者直言:“今年销量下滑比较厉害,大概有20%。”她表示,在整体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公司对销量下滑虽然有所估计,但没想到这么严重。

  “我们和农户合作了10多年,对亩产有一定的估计,每年也都是根据上一年的销量来决定种植面积。绿色蔬菜的生产成本一般要比普通蔬菜高出2/3,售价自然也会比较高。现在我们除了有超市销售的渠道,还主要供应一些企事业单位。我们还尝试过小区配送,但是费用太高,现在正在摸索网络销售等可行之路。”张丰香说。

  从现场来看,对接会为超市和合作社建立长期的产销合作关系打下了基础。部分到场的采购商表示,还会到菜地里与菜农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采购。据了解,未到会的也可以通过网上对接参与采购。

  农超对接之难

  让蔬菜从田间地头直达超市,即农超对接,是减少流通成本的好方式,不过实际操作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张丰香告诉导报记者,一般进入超市的蔬菜有两种定价方法:一种是由超市提供独立专柜销售,并由蔬菜供给方直接定价,超市只收取地租和管理费用;另一种是超市进行采购后自行标价销售,一般以小超市居多。

  李庆华说,“我们合作社种植的是单一作物,全年向超市集中供应是不可能的,而且那些大超市为节约采购成本,通常会选择规模更大、品种更多的合作社进行合作,我们一般还是去农贸市场上出售。”

  除了价格,要想在超市里有一席之地,还得达到质量要求。家乐福山东商品部的食品采购总监黎永强告诉导报记者,超市的生鲜部门不是一个利润增长点,而是吸引客流的手段。“我们不仅要考虑运费和损耗的问题,采购蔬菜时还派专人实地查看对方的蔬菜质量和加工方式。”

  此次对接会上,家乐福大量采购滞销蔬菜,与菜农现场签订了约100吨的芹菜订单。除了在山东省内销售,这些芹菜还将被销往辽宁、北京、河北、天津与上海等地。黎永强说:“这么多芹菜只在山东卖是卖不完的,需要在很多门店里销售,自然要对质量格外把关。”

  山东爱客多商贸有限公司济宁店的与会人员则表示,除了在对接会现场,他们也会在济宁与当地农户签约。

  “多举办几次这样的对接会吧,要不然我们也没什么路子能和这些超市联系上。这次彼此留了联系方式,日后沟通起来就更方便了。”不少参会的合作社代表对导报记者表示。

  “希望下次能把供给方和需求方标示得更清楚,给我们印发一个目录就更好了。每一家都进行单独面谈的效率并不高,毕竟参与对接会的机会很难得。”张丰香说。

  放眼国际市场

  秦庆武认为,农超对接的模式有利有弊。超市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会设置较高的门槛,并且通常不是当期结算,对于一般农户来讲,很难承受资金流转难的压力。

  他认为,应大力提倡发展订单农业。“这种模式在胶东和莱阳地区发展比较好,但整体的蔬菜加工率不高,限制了这一模式发展。而在国外,直接出售的蔬菜少,经过加工的比较多,有效提升了蔬菜附加值。”

  在山东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山东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导报特约评论员高焕喜看来,订单农业还需要加强合同的约束力,可考虑通过引入价格浮动机制让合同价格更加灵活,减少合同违约情况。

  此外高焕喜还建议,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从销售的角度来看,扩大山东蔬菜外销比例,可以让菜农分享到更大的利益蛋糕。”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