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快报报道了烟台牟平区姜格庄镇上庄村的部分农户因为蔬菜价格过低,把菜扔在了地头,最后都烂在了地里。10月26日,记者再次来到上庄村,有菜农向记者反映,这季蔬菜价格普遍偏低,直接导致部分农户损失了两三万元。这个以种菜为主的村庄为何遇到了“菜价的寒冬”很多种了半辈子菜的农民都称“摸不清原因”。“这能咋办,只有等等看。”这是无奈的村民给出的解决办法。
菜农很受伤
一户少挣一两万全村减收上千万
“带了15棵白菜,一上午就卖了6棵,带过来的小半筐油菜,连3斤都没卖出去 。”10月26日,正赶上牟平区姜格庄镇上庄村的大集,57岁的村民于秀兰告诉记者,为了占个摊位,她早晨4点多就到了集市上,到了中午11时30分,她带来的菜大部分还没有卖出去。
于秀兰对记者说,现在正是蔬菜丰收的季节,原本应该在地里忙活着收菜的她扔下了家里的活计来集市摆摊,就为了多卖几块钱。她说:“现在生菜批发2毛钱一斤,市场上卖每斤1元,大葱批发5毛,市场上卖1元,今年蔬菜批发价太低了 ,我想着上午先在集上卖一卖,下午再割些菜往菜贩那送。”
“ 附近几个庄也有一些种菜的,现在菜价很低没人要啊。”听说记者是来了解上庄村蔬菜村销售情况的,在集上卖菜的附近村民纷纷围拢过来向记者大倒苦水。
“ 这季卖菜太赔钱啦,种子、化肥、人工、柴油的费用都搭进去了。”在集上卖菜的村民王永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下雨少,这季菜得浇几次水,今年柴油也涨价了,化肥也是一百元一袋,再加上种子费,还不算菜地管理花的时间,这些投入换来啥?一筐150多斤的花王油菜只卖10元钱,这不就是赔钱吗?”
26日下午1点多,记者见到了上庄村党支部委员孙忠,他家里也种了不少花王和生菜。提起菜价走低,他是急得直跺脚,“我们村里有1000多户人家,80% 以上都种菜,全村一共有2000到3000亩菜地,结果这季菜价贱到这个份上,一户得减收一两万元啊。”记者大概估算了一下,整个上庄村大约减收了上千万元。
菜农很迷茫
菜价为何这么低,“老把式”也搞不清
记者见到正在晒玉米的村民老李,谈起这一季菜价低,老李放下耙子点起了烟,“菜价要是再这么低下去 ,我连烟卷儿都抽不起啦。”前几天,老李145斤一筐的花王只卖了10元钱,这让他有点接受不了,“ 还有半亩多没割,不想要了,晒完玉米我就去龙泉镇收苹果,妇女一天能赚80元,男的一天能赚130元,比割菜强。”
谈起菜价低的原因,老李说:“琢磨不透啊,我们种菜就是瞎碰,碰好了就能卖上价,碰不好只能扔了。”70岁的村民于继伟和土地打了50多年的交道,但今年的低菜价还是让他有点蒙 ,“我种了50多年地,也摸不透菜价高低啊。”在于继伟看来,今年天气暖和,蔬菜长得好,再加上秋天菜比春天的多,这可能是导致菜价低的主要原因。
菜价很脆弱
影响菜价因素多,农民卖菜要看天
上庄村党支部委员孙忠说:“下雨多,菜就贵,冷天提前,菜也会贵,今年可能是暖冬,菜价估计好不到哪里去 ,但如果明天要降温,菜价可能一下子就高起来了 。”孙忠说,上庄村的菜价不仅受到天气的影响,还受到邻近产菜县市的影响,“莱西产大葱,那的葱便宜了 ,我们这的就卖不上价,平度的蔬菜很多,如果那里收成好,菜贩就不要我们的菜了。”
孙忠告诉记者,上庄村的菜一般都运到威海去卖,“但这两年文登、荣成也开始种大棚,人家自产自销,威海的市场也有点饱和啦。”
在集市上卖菜的王永利告诉记者,这两年,村里不种玉米改种菜的土地增加了,“种粮食不合算,再说粮食一年只产一茬,蔬菜至少能卖4茬 ,种菜的农民自然就多了。”
菜农很无奈
这季菜卖得憋屈,菜农多选择“等着”
26日虽然是上庄村的大集,但赶集的人却不太多,村党支部委员孙忠说,“我们村以种菜为主,村民一年四季地忙,现在菜贱了,菜地也没人管了,都荒在那里,这两天听说花王涨了5分钱,很多人还在等,但照现在的情形看,还是不大好。”
26日下午,记者又到村民于善要的菜地看了一下,前些天他刚栽的生菜一直没有浇水,“菜这么便宜 ,浇水就是往里面搭钱,等等再说吧。”于善要说,因为菜多价低,菜贩都不愿意收菜,“我们现在都得求着人家收菜,这菜卖得憋屈,卖菜都像乞讨啦。”
提起菜价,村民都有一肚子苦水想外倒,但谈到下一步的打算,他们大都没了主意。“那能咋整,就等着呗。”这是采访中村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