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蔬菜遭遇“卖难”
“德州20万吨芹菜无销路”,“济南平阴万亩青萝卜滞销,4分一斤没人要”,“莴苣价格进入谷底”……近日,有关山东蔬菜丰收难销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10月以来,山东菜价达到了全年最低点。
唐王镇是济南市周边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并设有产地蔬菜批发市场。27日,记者在该市场看到,前来卖菜的车辆络绎不绝,而收购蔬菜的车辆相对稀少。该市场大白菜批发价格5分到6分钱一斤,莴苣1毛到两毛一斤,萝卜五六分一斤。“很多菜卖了还不够本钱,部分大白菜就扔地里算了。”前来市场卖大白菜的该镇南殿村菜农亓同洋说。
针对山东蔬菜“价低卖难”现象,10月26日,商务部在济南举行山东蔬菜产销对接会,山东省内蔬菜种植大户、大型蔬菜合作社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型连锁超市、批发市场参加,对接品种从芹菜、萝卜等“卖难”品种扩大到山药、茄子等十余个品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山东部分蔬菜“卖难”现状。
合理引导不可或缺
多位专家表示,山东蔬菜“低价滞销”,暴露了我国农产品市场的脆弱性,也说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体系不健全,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保障工作不足。
一些专家认为,从长期来看,政府部门关键是要做好信息保障工作,抓好蔬菜等农产品产销统筹,加强蔬菜流通体系建设,并在物流、仓储以及流通方面降低成本。
刘同理认为,政府部门要科学选择调控时机,加大农业保险推进力度,把政策性保险延伸到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最大限度地化解风险,保持市场稳定。另外,要创新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大力推广“农超对接”等各种对接直销模式,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开展订单经销,使生产和销售环节可预测、可控制。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建立解决蔬菜“卖难”和“买贵”的长效机制,完善蔬菜流通体系,建立健全蔬菜流通链条;进一步完善蔬菜信息发布体系,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引导农户合理种植、适时销售;建设蔬菜冷链系统,保障蔬菜均衡上市,增强市场调控能力,更好地维护农户和消费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