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三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举办期间,中国(寿光)蔬菜种业科技创新孵化器也正式揭牌,近期自主知识产权蔬菜品种将超过20个,逐步提升本土蔬菜育种领域的科技竞争力。
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在蔬菜种植模式、市场培育等方面优势突出,但在体现核心竞争力的种子研发方面,处于弱势。目前,寿光有上千个蔬菜品种,其中70%是“洋种子”,一年6个多亿的种子销售额中,绝大部分利润被国外公司拿走。
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寿光致力于打造“中国蔬菜种业硅谷”,大力研发蔬菜新品种,成立了多家研究机构。早在2006年4月,寿光市政府就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创办了寿光蔬菜研究院,多个新育种已在寿光生根发芽。
据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总经理丁俊洋介绍,中国(寿光)蔬菜种业科技创新孵化器将按照“三步走”方案,进行蔬菜育种研发体系的建设。一是利用企业发展平台,积极与国内一流大专院校、科技院所和育种科研机构展开全方位合作,加快品种推广销售步伐;二是联合或委托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定向进行蔬菜新品种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蔬菜品种,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逐步培育自己的科研育种队伍,形成企业自己的育种研发能力。争取通过三至五年不懈努力,将蔬菜种业科技创新孵化器逐步建成立足寿光、国内一流的蔬菜育种工程研究中心,全面提升本土蔬菜育种领域的科技竞争力。
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下属的山东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刁家连说,在育种研发方面,孵化器已收集了1000多份种质资源,从山东省农科院蔬菜所购买了5个蔬菜品种所有权,申请新品种保护6个,近期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将超过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