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长治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领军三晋

长治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领军三晋

【来源:长治日报】 【时间:2012/4/20 13:22:00】【  】 【打印】 【关闭

  去年以来,我市围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和全省“百万棚行动计划”的要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设施蔬菜发展,全市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0.63万亩,设施蔬菜总产量达到106.8万吨,总产值达到21亿元,我市的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水平以绝对优势领军三晋,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政策引领是我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突出特点。去年,我市市级财政拿出1.2亿元资金用于扶持设施蔬菜发展,其中,对集中连片新建50亩以上的日光温室每亩补贴5000元,对集中连片新建100亩以上的移动大棚每亩补贴1000元,对新建育苗连栋大棚和恒温保鲜库也进行了相应补贴。各县市区对发展设施蔬菜也高度重视,都以县委或县政府文件制定出台了扶持设施蔬菜发展的政策措施,去年全年市县两级用于扶持蔬菜发展的资金达到3.32亿元。优惠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大发展,2011年,全市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0.63万亩,超额完成了省下达4万亩任务的2.5倍还多。在落实市县两级财政补贴的同时,我市还采取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落实财政贴息贷款、对外开展招商活动、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强力推进设施蔬菜发展,据初步统计,去年,全市用于设施蔬菜建设的总投资达33.78亿元,其中,企业和农户自筹达到29.36亿元。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提升产业水平,着力构建科技支撑平台,促进设施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去年以来,我市围绕以设施蔬菜为重点的五大增收工程,开展了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下乡的“三送”活动,对设施蔬菜示范园区和连片新发展50亩以上设施蔬菜基地实行了技术人员包点技术指导和服务。成立了全省首家市级蔬菜病虫害视频医院和5家分院,聘请中国农大、山西农大的蔬菜病虫害专家定期坐诊,市级5名蔬菜和植保专家长期坐诊,通过电脑视频为广大菜民准确鉴定病虫害,指导农民对症施药。在蔬菜种植区定点进行测土配方,共制定了286个肥料配方,免费提供给菜农参考。同时,加大了蔬菜标准园建设力度,全市蔬菜标准园达到54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开展设施蔬菜技术培训200多期,培训农民1.35万人次,其中,设施蔬菜园艺工2000余人。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检测水平,以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为主,加大了对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的蔬菜产品抽检力度,同时,在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配备了农药残留速测仪,长子方兴等大型蔬菜种植园区还建立了自己的农药残留检测室,对每批次、每棚蔬菜都要抽样检测,大大提高了我市设施蔬菜的安全水平。

  突出规模发展,体现龙头带动作用,是我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又一特征。从发展区域上看,我市规划了三大蔬菜生产基地,即以郊区、潞城、襄垣、武乡为重点区域建设15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长治县、屯留、长子、壶关为重点区域建设25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以平顺、黎城、沁县、沁源为重点区域建设10万亩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新发展设施蔬菜50万亩,实现户均一亩蔬菜棚。从功能配套上看,规划和加大了蔬菜恒温保鲜库、连栋温室工厂化育苗和蔬菜批发市场的建设力度,新建了襄垣桥头、晋襄王等蔬菜恒温保鲜库12个,恒温库总面积达到5.51万立方米;建设了长子方兴、襄垣县鑫源祥、长治县振兴、沁县海州等7个工厂化育苗园区,育苗面积达到8.84万平方米,年育苗8360余万株;新建了全省最大的长治县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和长子龙城等一批县级蔬菜批发市场,太行山物流园区蔬菜交易一区和蔬菜理货一区已建成使用,并配备了蔬菜质量安全检测设备和净菜处理设备,标志着我市蔬菜市场流通体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今年,我市将继续实行财政补贴政策,新发展设施蔬菜10万亩,逐步形成“村百亩园、乡千亩区、县万亩片”的蔬菜生产格局;同时,加大蔬菜标准园创建力度,推动设施蔬菜种植基地提档升级,加快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推行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大对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的监管、检验和监测力度,确保蔬菜质量和安全;在此基础上新发展年育苗量在800万株以上的集约化育苗场5个,工厂化育苗推广面积达到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25%以上,大力开展蔬菜标准化技术培训,为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培育一大批蔬菜生产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