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寿光资讯 >> 寿光蔬菜如何持续?为什么菜农不愿再受这个累?

寿光蔬菜如何持续?为什么菜农不愿再受这个累?

【来源:中国寿光网】 【时间:2012/1/19 9:07:00】【  】 【打印】 【关闭

  从1989年我市发起 “绿色革命”, 播下冬暖式大棚的火种, 至此, 已经过去了20余年。 20余年里,冬暖式大棚如星星之火在寿光大地燎原普及, 迄今, 蔬菜种植面积已达84万亩。

  伴随着大棚蔬菜的推广普及, 寿光人不仅收获了祖祖辈辈渴望的财富, 还收获了与传统基因一脉相承的蔬菜精神——勤奋、 创新、 执着, 我们不妨把这个群体叫做 “菜一代”。 也许 “菜一代” 的这种精神,仅仅是种精神, 虽刻进了骨子里, 却没融进他们的基因。 因为基因是可以遗传的, 其上辈特征是可以在后代中体现的, 但是, 我们面对 “菜一代” 的后代—— “菜二代”, 也就是当下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我们发现, 他们身上缺少像父辈一样的蔬菜精神, 没有对蔬菜的拳拳之爱与惜惜之情, 他们正在远离大棚, 宁要城区千元薪, 不接大棚创业棒。

  大多数 “菜二代” 远离大棚, 势必造成了大棚农业劳动力断层, 面对马上就要退休的 “菜一代”,谁来承接大棚的种植作业, 成为了一个严峻问题,人是生产发展的第一要素, 劳动力断层给寿光蔬菜的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2011年9月22日至12月12日, 记者深入我市纪台、 洛城、 古城、 田柳、 稻田5个大棚蔬菜主产区,从地域上, 对菜农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统计, 调查发现, 现在从事蔬菜种植业的菜农, 年龄多在40岁至 55岁之间, 20岁至35岁的年轻人非常少, 年龄断层现象普遍, 问题突出。

  1月11日, 市人民医院关节创伤外科医生孙西虎介绍, 在我市骨质增生患者中, 大棚菜农占了50%, 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种植作业中, 长期保持一种姿势, 如半蹲, 对关节健康影响很大, 再就是由于棚内湿度较大, 造成风湿病等。

  面子抹不开

  上这么多年学再去种棚, 实在难为情

  王鑫是我市古城街道后王村人, 今年29岁,在城区一家大型化工企业上班。 2011年9月27 日下午4点, 到了交班 “走人” 的点, 王鑫与下一班同事, 进行短暂交接后, 毫无牵挂地走出了合成车间。“下了班, 什么也不用想了。 你要是在家里种棚, 一天24小时, 你心里都不踏实, 刮风下雨就要上棚。 而在工厂上班就不一样了, 交完班, 我就没任何心事了, 吃饭踏实, 睡觉踏实, 出去玩也踏实。” 王鑫边推电动车, 边对记者讲。

  王鑫昨天答应爷爷, 要回后王, 去给爷爷修灯。 出了门, 记者提出耽误王鑫几分钟的时间, 聊一聊。 王鑫是大专毕业, 因为自己之前觉察到大棚菜农年龄结构断层的问题, 在共鸣的帮助下,告别繁忙的车间与马路, 找了一个较为安静的地方, 王鑫接受了采访。

  “我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 在我们胡同里, 8 户人家玩棚, 菜农的年龄都在50多岁, 包括我爸,但是仅有两户人家的孩子, 接过了大棚的接力棒, 其他的孩子, 就像我一样, 都从农村出来了。王鑫介绍, 结合自身, 之所以不回家种棚, 面子问题所占的比重更大一些。

  “现在, 接受大中专、 本科教育的人越来越多, 不说普及吗, 也差不多了。 家里培养你上了2 年学, 本想是要你走出农村, 你现在学完了, 再回到农村种棚, 就是自己可以说服自己, 能说服父母吗, 在别人眼里又是怎么看? 主要就是面子问题。” 王鑫介绍, 现在很多人, 都喜欢走捷径, 男孩、 女孩都愿意找个背景好的对象, 想通过白手起家, 艰苦奋斗干点事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存在一种 “懒” 的思想, 也可以叫做 “心存安逸”: 在家种棚, 很累还丢面儿, 论赚钱是比在城里干工人多, 但是身体上的累与心理上的跌份儿, 身心两方面的 “压力” 让自己受不了还不如在城里的一家企业上班, 风吹不着, 雨淋不着, 下了班, 吃个小饭, 喝个小酒, 安逸!

  市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 当前经营蔬菜大棚的菜农, 30岁以下的人很少, 大部分是40岁至5 岁的人。 至于为什么年轻人不回来? 一是, 现在的年轻人, 要不就是接受过高等教育, 学历高, 要不就是上过技校, 有专业, 学历与专业造成了回乡干事创业的阻碍; 二是, 现在, 四五十岁菜农的家庭都是一两个孩子, 谁都知道种棚辛苦, 所以, 也希望孩子们走出去, 孩子们从小就没有经受多少历练, 加上现在菜农收入高了, 生活条件好了, 要是再让他们回去种棚, 更是困难。“大人们, 也是考虑面子, 辛辛苦苦供应了这么多年, 毕业了还下庄户地, 从内心上, 接受不了!” 就在20余天的采访过程中, 记者也发现, 有不少作为父辈的 “菜一代”, 心理上的确存在障碍。

  身体吃不消

  部分大棚因为棚主年事已高被荒废

  因为王鑫急着回家给爷爷修灯, 交谈 40余分钟, 采访临时结束。 临告别时, 王鑫边推门边说:“你们可以去看看羊临路旁边的棚, 有一小部分因为没人种, 已经荒废了。”

  次日上午, 记者直奔王鑫的家乡——古城街道后王村。 沿着羊临路, 出了城区, 一路向北, 记者果然发现了不少废弃的大棚, 有的是一连5个荒废。 经记者调查, 荒废的原因有两种, 一种是村里调地; 还有一种, 就是大棚主人的年纪已经六七十岁了, 不愿受累了, 一时没有整理, 就临时荒废在那了。

  在古城街道杨家庄村, 记者在挨着公路的棚区看到, 有几个挨着的大棚已经荒废, 最靠北的两个棚, 一个种着玉米, 一个已是野草丛生, 20多只羊在棚内悠然地吃着青草。

  上午9时许, 到达后王村, 进入棚区, 记者沿着一条田间小道从南头走到北头, 26 个新旧大棚中有7个已经荒废了, 棚墙上杂草丛生, 钢丝松弛, 锈迹斑斑, 在绿色的玉米丛中, 显得有些不搭调。

  村党支部书记王丙江介绍:“全庄有 1000多个大棚, 已经有四五十个大棚因为菜农年纪大了, 玩不了而荒废。 现在, 庄里玩棚的都是一些老家伙, 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 35岁以下的比较少, 20多岁的年轻人几乎没有。”

  对于为什么没有那么多年轻人回来种棚, 王鑫父亲的观点与王鑫是有交集的, 那就是面子问题, 培养孩子上了这么多年学,希望他们能够有个体面的工作。 同时, 王鑫的父亲认为, 年轻人不回来种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种棚很累。“不刮风, 不往棚里跑, 不下雨, 不往棚里跑。 种棚心累, 身子更累。” 王鑫的父亲, 56岁了, 仍然在种着两个60米的大棚, 他介绍, 种棚有两种风险: 一种是每年的菜价起伏不定, 有可能今年赚, 明年赔; 还有一种风险是, 棚内湿度大, 温度高, 劳动强度大, 极易患上骨质增生、 风湿等关节病。“还是在城里好, 找个单位就业, 有各种保险待遇, 关键是有前途,干事创业的机会多。”

  看着王鑫父亲的疲惫, 我们想起了胳膊上贴着膏药的纪台菜农李芹香, 想起了一身关节疼的洛城菜农范兴国, 采访了5个镇街, 10余个自然村, 数十名菜农, 在谈到大棚菜农年龄结构断层的原因时, 基本上每一位菜农都提到了 “累” 这个字。 也正是 “菜一代” 们的勤劳与艰苦创业, 才造就了寿光的 “蔬菜神话”, 才造就了如此旺盛的城市消费力。

  《北方蔬菜报》 记者袁国杰, 常年在我市大棚蔬菜一线从事采访调查, 他告诉记者,之所以现在年轻人不回家种棚, 与父辈的思想有关系, 他们认为上学, 然后去城里上班是正道儿, 他们有这样的思想, 是因为他们对种棚的劳累有切身体会, 起早贪黑, 长年累月, 确实很累。 现在的年轻人, 习惯于脑力劳动, 疏远于体力劳动, 从小就没怎么干过大棚活儿, 导致他们出现了不会干、 不知道干、 不愿干这 “三不现象”。“就拿种丝瓜的菜农来说, 收入是可观的, 但是他们在初春, 从早上两点就起床干活了, 累不累?”

  成本控不住

  部分农资价格上涨明显,菜农存在两头受气现象

  在后王村找到王鑫时, 他正在协助家人运玉米, 从田地里将收获的玉米运回家。坐在轰隆隆的拖拉机上, 王鑫大声喊着说:种玉米的越来越多了, 以前, 经常听着说,村里谁要建新棚, 现在, 这种声音基本都听不见了……”

  “现在建个新棚的成本比以前贵多了,除去棚体成本在涨外, 肥料、 种子、 劳动力等成本都在上涨, 但是蔬菜的价格却时常波动, 稳不住。 成本的上涨, 菜价的不稳, 利润的风险, 也是我们这一辈对于蔬菜的无奈, 所以大家伙也不愿意孩子们回来。” 王鑫的父亲坦诚讲道。

  种了20多年蔬菜的田玉凤是纪台镇任家庄村菜农,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1个新建的80米长的大棚 (用挖掘机), 棚墙筑好, 土地平整好, 撑起骨架, 得需要8万元,相当于每10米就要10000元, 买上粪和化肥得10000元, EVA半无滴薄膜得2300 元, 80张草帘成本费用1600多元, 光成本算起来就将近95000元。“这还不包括后续的成本费用, 例如, 雇人上草帘时, 一张5 元, 80张就得400元, 雇人拿一天杈子100 元……

  “对于这个80米的新大棚, 两年之内,成本是很难收回来。” 田玉凤介绍, 一袋50 千克的复合肥, 在2003年时还不到90元,现在涨到了170元至180元; EVA半无滴膜从去年的每平方米1.8元涨到了2.3元;劳务市场上的劳务人员三四年前还是每人每天40元至50元, 现在则涨到了100元以上……

  记者调查发现, 我市菜农面对菜价, 除存在成本上升的压力外, 还部分存在两头受气的境况。

  “一头是地边市场, 我们把菜送过去卖菜的钱在那压上1个月, 到时候, 你去拿钱了, 市场老板说每斤菜是3毛钱就是毛, 说是5毛钱就是5毛钱, 你要是质问, 他就说当天这个价已经算是高的了; 另一头受气, 是因为农资经销商, 去买农药, 没有几家店主给你开发票, 但是又经常碰上假农药, 你是哑巴吃黄连, 有苦说不出。” 纪台镇菜农张兴林、 李芹香等摊着双手讲道。

  质量比不上

  城市在公共设施配套、商业环境上具有优势

  王鑫告诉记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城市的生活质量要比农村好,超市、医院、学校、公园等配套齐全,服务质量也比农村好。”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在很多菜农心中有“进城情结”,他们希望子女学成归来,进入城市,享受“体面” 生活。

  为了让子女们过上自己心中的“体面”生活,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公共设施、商业设施配套环境,他们愿意拿出毕生心血为子女在城区买房子,买车子,托关系找工作赚票子,让“菜二代”踩在 “菜一代”的肩膀上去进城生活,进城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