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记者在寿光文家街道高官村采访时看见,由19辆检测车组成的“大军”开进了该村,100余名专业检测人员对该村种植的所有蔬菜展开“拉网式”检测。
活动组织者寿光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信俊仁说:“参与这次检测的人员被分成8个小组,对村里的37个大棚和690亩露天韭菜挨家挨户进行采样,并对采集样品进行无记名编号登记,确保采样准确足量。”
临近中午,各采样小组“满载而归”,从这个村共采集样品124个,这些样品将被送往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逐个进行常规检测,检测每个样品中甲胺磷等20余个违禁药品含量情况。
5月10日,检测结果出来了:124个样品全部合格。
据信俊仁介绍,这种“解剖麻雀”式的检测方式被称作定向定位检测,每个镇街随机抽取一个整建制村,对其种植的所有蔬菜进行一次全面检测。今年以来,寿光市已完成7个镇街的998个检测样品,检测合格率99.8%,整个检测将保证在一个种植周期内对全市14个镇街都检测一遍,让每个种菜户都难存侥幸。
如此大规模的“举动”在寿光已成为常规。为保证蔬菜监管及时到位,寿光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和农业行政执法大队,配备了23名专职人员,并在14处镇街道设立执法中队,配齐人员、车辆和设备,每年仅用于检测的费用支出就达4000多万元,全部由市财政列支。
定向定位的常规检测实现了点上的全覆盖,而速测则将蔬菜质量监管的触角伸到了寿光的角角落落。寿光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14处镇街检测室投资200多万元新上了28台高标准检测设备,全部配备了农产品质量流动检测车,农产品企业、基地、市场、超市均建立了蔬菜质量检测室,形成了全覆盖的检测网络,实现了固定检测与流动检测、定样检测与抽样检测的有机结合。
“黄瓜抑制率6.6%、甜瓜抑制率9.8%、茄子抑制率7.9%……”5月3日,在寿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中心的屏幕上,上口、洛城、蔬菜批发市场等多个交易场所的检测结果显示得一清二楚。据工作人员介绍,监控中心将全市672家蔬菜质量检测室全部纳入视频监控和信息采集范围,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自动分析,不合格产品自动预警,有效实现了蔬菜质量安全的动态管理。
“一棒子打死”,这话用在寿光农业投入品管理上一点都不为过。“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管理是做好蔬菜质量安全的前提保障,我们叫筑牢一道防线,只要被发现销售违禁产品的厂家和经销商,我们将采取非常规的方法严肃处理,让其声名狼藉,永不翻身。”寿光市农业局副局长姜冲态度坚决。
为此,寿光确立了农业投入品登记备案制度。凡在寿光经营农业投入品的商家,必须到农业部门进行备案,并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布。目前,已对近4000种规格的农药进行了公示,有效杜绝了违禁农药的非法销售。
“寿光的蔬菜品牌就是寿光人民的饭碗,谁砸了寿光蔬菜的品牌,我们就砸谁的饭碗!”寿光市委书记孙明亮的这句话,如今已被广大菜农所熟知。
健全的检测体系和蔬菜质量追溯体系,有效保障了寿光蔬菜质量的安全。在农业部每年五次对全国37个抽检城市农产品质量抽检中,寿光市始终名列前茅。2010年,农业部对寿光蔬菜检测的平均合格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