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寿光资讯 >> 寿光:菜博会开启“验客”时代(图)

寿光:菜博会开启“验客”时代(图)

【来源:中国寿光网】 【时间:2011/5/12 9:42:00】【  】 【打印】 【关闭

  筑下采摘园 引来游客品

  菜博会开启“验客”时代

  绿会长风十二载“体验风”

  这里,自然的凉风习习,吹净毛孔里吸附的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这里,前沿的技术处处,摈弃了传统蔬菜种植的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这里,诱人的果蔬姿态盈盈,展尽新鲜瓜果的清新口感……这里,便是第十二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给游客的惊喜——采摘园。

  正是采摘园的举办,开启了游客在菜博会体验式旅游的“验客”时代”。这个时代的到来,给菜博会带来了什么?这个时代将走向何方?

  本届菜博会上新筑采摘园魅力难挡

  都市人体验现摘现吃的田园生活,外地农民品尝甄别蔬菜品种优劣

  在菜博会园区东边,“采摘园”三个硕大的红字,高高地昂立在20000平方米的玻璃大棚上,向游客显示着展厅的特色。走进展厅,中间的“十”字型长廊将采摘园分为了四个种植大区。从南门走进,走廊两边分立着两个西红柿采摘园区,分别栽种着樱桃西红柿和大中果型西红柿,共十几个特选名优品种;跨过中间的东西走廊,见到的是黄瓜采摘园区,无刺黄瓜、大黄瓜……藏在绿叶中间,等待着游客的采撷。

  “平时吃的蔬菜,再新鲜也摘下来好几个小时了,在这里,从植株上到嘴里也就几秒钟,口感肯定不一样,而且还没有任何农药,还有很多我没见过的品种,我准备买上一些分给亲朋好友。回头,我还要约上朋友一块来尝尝呢。”来自青岛市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田园生活,周末正值她和丈夫都休息,听说本届菜博会上有采摘园,他们一家三口大清早便赶了过来。

  来自龙口的农民张树清一行人穿行在采摘园内,边尝边拍照。“早听说寿光的蔬菜品种多,光看也看不出啥门道,在这里尝尝到底哪种好吃,回去也在我们那种种试试。”在园区内,像张树清这样借机“取经”的游客还真不少。

  “两个西红柿采摘区各分四个小区,每日对外开放一个小区,每四天轮采一次;黄瓜采摘区每天全区开放。”工作人员介绍。据悉,游客只要缴纳20元门票钱便能进入采摘园,在园内可随意采摘食用,如果想带出园区,则需要按照每斤8元至15元的价格购买,采摘园工作人员不仅为游客准备了免费环保手提袋,还提供精致的果篮和包装箱。

  采摘园喻示:我市体验式农业旅游兴起势不可挡

  到乡村休闲并从事一些简单的生产劳动,同时享受果蔬的收获之乐,正成为众多都市人的高层次生活追求

  4月22日,为了了解采摘园创办的初衷,记者采访了菜博会会展部部长隋申利。

  “菜博会要想年年成功,必须得创新,之前我们对市场进行过调查,不少游客反映,形态各异的瓜果摆在树上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惜只能看不能尝,非常遗憾。于是我们开始探索如何让游客尝到蔬菜。”隋申利说。

  与此同时,更让菜博会组委会工作人员心动的,是体验式旅游的巨大市场前景。闲暇时到乡村休闲,甚至能从事一些简单的生产劳动,不但能舒展身体流流汗,而且还能享受到自然赋予的劳动成果——果蔬,这其中给人带来的放松和满足,已经无法用金钱来衡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农村、回归农业已经成为都市人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在都市里,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伴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扩张,这种需求会愈加强烈。”正如隋申利所言,早在20世纪60年代,体验式农业旅游就已在美国出现,并且陆续影响到了英、法、德、日等经济发达国家,目前在北京等地,体验式农业旅游的兴起已势不可挡。

  “我们拥有‘蔬菜之乡’的美名,这为我们发展蔬菜采摘游提供了独特优势。我们采摘园的特色就是利用这种优势,践行一种类似‘田园超市’的经营模式。”隋申利解释道,之前蔬菜要想走进老百姓的嘴中,需要经过农田、超市两大环节,“田园超市”的存在,则直接省去了超市这个环节,让购买者能品尝到最新鲜的蔬菜。

  为了将这种田园超市做出特色,菜博会还打出了“无公害、有机”的牌子,通过使用科技控制温度、更改营养土质、蜜蜂授粉、粘虫板防虫等一系列方式,摒弃传统的农药和化肥等化学物质,让采摘更富魅力。

  “采摘园的兴建,是对体验式旅游的探索,必将引燃寿光农业旅游的发展。”寿光的一些旅行社负责人这样断言。

  “验客”时代将如何演绎精彩?

  单纯采摘果实的“采摘游”显然“玩头”少,想长久留住游客,需要采摘园延展服务内容。

  现代农业,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种植上。采摘园的举办,是对现代农业尤其是蔬菜产业化经营的探索,如何拓展这个衍生出来的新链条,是寿光的决策者和每一个寿光人该深思的问题。

  4月22日的采摘园内,记者随机采访了园内的10名游客,被访者中,只有1名游客来自我市羊口,其余的游客均来自市外。据采摘园的安保人员介绍,连日来进园采摘的游客大多来自外地。“这些黄瓜和西红柿咱平常见得多了,又没啥平时见不到的菜,进去吃完了就出来,没大有玩头。”采摘园外,一名来自孙家集街道的游客称。

  正如这位游客所言,不仅仅是我市的采摘游,国内的许多体验式旅游大部分都停留在摘摘果实的形式上,项目单一雷同,缺乏延展性,“玩头”少。正因为如此,游客的平均逗留时间和消费率都很低,重游率更低。

  “采摘园目前正处在探索阶段,如何长久留住游客一直是我们正努力探索的方向。”隋申利举了一个例子,现在是信息时代,全国采摘体验游的营销和服务方式几乎都停留在自发层次上,漂游在网络之外,下一步,我市将探索旅游与网络的结合,把一次性的自己动手转变成长期的参与过程,目前通过物联网控制温度和湿度已经很普遍,这也为体验式旅游与网络旅游衔接提供了可能。“以后,你只要打开网站,点击鼠标,缴纳一定的费用,就能选中地块、种植蔬菜或浇水施肥,然后我们这边将会有专人帮你实施动作,或者说直接通过电脑控制这些动作,到时候,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将会产生。”隋申利畅想道。

  “我带过许多参加农业体验游的旅行团,现在许多城市的农业体验游只注重一次性或者短期目标,没有与游客建立长期联系。”来自潍坊新世纪旅行社的导游韩丽娟已经有3年的工作经历,她建议采摘园可开创一种情感体验方式,在特殊的日子中,游客可以通过购买种苗并支付一定的管护费用,取得种苗的命名权、定期管理权甚至是果实优先采摘权等优惠。

  在体验式旅游中快速起步的寿光,能稳健地开创出独有的新空间吗?我们期待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