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博会开幕一周多了,各个展厅内游客熙熙攘攘,到采摘园体验采摘乐趣、欣赏田园风情的游客也络绎不绝,作为分展区的弥河生态农业观光园、万芳园艺、寿光蔬菜育种基地等,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久居城市的市民,其内心还是有浓郁的“三农”情结的。
由此,笔者想到了都市农业的话题。都市农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其核心是立足组群式城市实际,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都市化地区和周边间隙地带,依托城市的人才、科技、资金、信息和市场优势,综合开发农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等功能,形成与组群式城市相协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业体系。这是一项以城带乡、城乡共同发展、生态发展的系统工程。
都市农业,目前在一些农业发达国家运作模式已非常成熟,建设有“农”的都市、提升都市环境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并提高其社会地位的目标正在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城市,也开始了都市农业的建设,比如重庆就提出了“发展都市农业,建设都市后花园”的口号,其目的是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塑造郊区农业新形象。都市农业的发展思路,与我市提出的“城乡一体、均衡寿光”建设思路有一部分是相通的,都涵盖了确保城乡均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核心内容。
加快发展都市农业,涵盖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科技农业、会展农业等内容,可实现农业的承载性、服务性,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兼具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外地经验,在目前我市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城乡一体均衡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时期,笔者认为加快发展都市农业可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加快发展农业园区建设。园区化、特色化、组织化,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农业园区既是加快引进、研发、示范农业高新技术、促进成果转化的“辐射中心”,又是加快集聚技术、人才和资金要素的公共合作平台,事实证明,积极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在推进某个区域农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中,将会起到明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由此带来的最直观效益是农民收入的增加。
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组织形式历经变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分散的个体化生产经营的农民经受着市场、自然和技术多重风险,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起利益共同体,大大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提高收益。我市很多典型例子就已经证明,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特色社区经济圈辐射带动都市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增收是可行的。
完善休闲观光农业的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我市农业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挖掘文化内涵,凸显农业科技,进一步强化类似采摘园等参与型农业旅游模式的建设。通过开发农业旅游,还能够加强绿色生态社区建设,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另外,作为休闲农业的内容之一,有些地方兴起了“市民农园”(由农民或合作社提供农田,让市民参与耕作)也可进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