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会发现蔬菜大棚上的草帘子不经意间已逐渐被大棚保温被取代。近日,记者来到寿光市纪台镇东埠中心商业街,街上有十来家大棚保温被加工厂,密度之大让人惊叹。据统计,目前全市大棚保温被加工厂已发展到了百十家。
“因为新一代大棚保温被的保温性好,耐用又环保,使用大棚保温被的菜农越来越多,大棚保温被加工也已成为一项致富产业。”大棚保温被加工商张学林介绍,在冬季订单多的时候,他的加工厂一天就收入1万元。
给蔬菜大棚保温对菜农来说是件大事,2006年,大棚保温被开始走入菜农的视野,但这一新兴物件的出现并没有立即被菜农接受。田柳镇田柳村的朱浩然告诉记者,大棚保温被刚刚兴起时,他曾跟朋友尝试着使用。“那时的大棚保温被很薄,层数少,价格也不便宜,90米的棚花了5000元。说是用防水材料制成,但雨雪天还是被淋透了,结冰后贴在棚膜上根本卷不起来。”这更让菜农对大棚保温被的印象大打折扣。
随着技术的革新,大棚保温被的优点渐以显现,张学林告诉记者,合格的大棚保温被一般是用腈纶棉、防水包装布、镀铝膜等材料多层复合后缝制而成,重量轻,蓄热保温性好,使用寿命能达 10年以上。张学林从2009年春天开始做大棚保温被加工,而今使用的菜农逐年增多,“草帘子厚重,不仅对棚架和卷帘机有较大负担,而且刮风时容易戳破薄膜,落下的草屑还影响光照,使蔬菜受光不匀,上色不好,大棚保温被质地柔软,使用效果要好很多。”
大棚保温被如星星之火在三四年间被菜农大量使用,而大棚保温被加工企业也从零星分布,逐渐扩展到各镇街,大棚保温被之所以快速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缝纫机械的进步。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圣城街的华洋缝制设备有限公司,经理袁敏青介绍,作为提供加工设备的“后备军”,他们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兴起与发展,“我市大棚保温被加工业从2006年兴起,但产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迫使’我们进行技术创新。”他说。
袁敏青说,大棚保温被兴起时,他就引进了制作大棚保温被的“缝纫机”——— 绗缝机,使得大棚保温被产能发生质的提高,于是大棚保温被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公司里的绗缝机年销售量也直线上升。
“现在加工大棚保温被已经进入电脑时代。”据了解,对菜农来说,大棚保温被越厚实越好,而这对绗缝机的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不被人所知到成为日渐火爆的服务加工新行业,这在“缝纫机”的发展中也是一场产业革命。袁敏青说,“根据菜农需求,编程软件已运用到了机器中,大棚保温被的规格越来越高,量化越来越精确,性能越来越好,它的普及利用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