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地处渤海莱州湾南岸,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辖14处乡镇(街办)、975个行政村,总人口102万,耕地141万亩,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创新为动力,立足蔬菜产业优势,大力加强科技引进、吸收和创新,用先进技术引领、推动和提升农业,推动了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全市的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冬暖式蔬菜大棚40万个,优质蔬菜面积68万亩,涌现出了“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多元。2009年,荣获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先进单位、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全国农业综合执法试点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全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业执法先进县、全国土肥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加强科技推广,推进产品高端化
围绕丰富品种、改善品质、提高品位、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一目标,我们依靠科技推动、园区带动、培训促动,广泛引进、吸收和推广国内外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等高品质、高档次的蔬菜生产,以产品的高端化、高附加值来提高蔬菜产业的综合效益。一是依靠科学技术推动。我们健全完善了市镇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一系列蔬菜生产新技术、新品种,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省农科院、山东农大等46家省以上科研单位和院校进行合作,开展蔬菜育种、栽培、植保、设施等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研发和推广,引进了大棚滴灌、臭氧抑菌、生物反应堆、嫁接育苗、太阳能技术应用等3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1000多个新品种和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生物组培、滚筒式栽培、蔬菜艺术盆景栽培、庭院立体栽培等30多个种植新模式。从2000年开始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国(寿光)蔬菜科技博览会,先后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1600多项,架起了农民与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桥梁,实现了国内外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汇集、转化和交流。目前全市蔬菜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面分别达到95%和98%。二是依靠农业园区带动。我们立足资源优势,采取“政府扶持、社会参与、企业主导”的投入模式,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密集、示范作用大、辐射带动力强、产业化程度高、品牌效益明显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先后建设了万亩辣椒、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和20多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标准园区,建设了万亩蔬菜高科技示范园、稻田镇国家级农业现代示范区等五大示范工程,进一步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研发、运用、示范和推广。目前,我市正在建设面积1万亩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园区以3000个高标准蔬菜智能温室建设为主体,集蔬菜优良品种试验示范、高新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现代化种苗培育、生态农业示范、有机绿色蔬菜生产于一体,包括蔬菜标准化生产区、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区、蔬菜生产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区、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区、现代化育苗区和园区配送中心,将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引领我市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三是依靠科技培训促动。我们充分发挥农广校在农民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先后组织开展了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培训,多次承办全国蔬菜技术培训班,先后为我市培养农民技术职称人员、种植能手、加工能手17万人,培训农民60多万人次。农业科技推动了全市优质蔬菜的发展,目前,全市“三品”基地面积68万亩,“三品”品牌达到412个,拥有“乐义”蔬菜、“王婆”香瓜等十几个知名商标,“乐义”牌黄瓜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洛城”牌黄瓜获得山东名牌农产品称号,桂河芹菜和寿光独根红韭菜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乐义蔬菜”、“七彩庄园”等品牌蔬菜成为十一届全运会直供菜,蔬菜集团、农圣庄园等10多家公司的“三品”蔬菜进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的260多家超市。今年,我们将新建14个千亩以上有机蔬菜园区,全市新增绿色有机蔬菜基地5万亩。
二、加强科学监管,推进管理标准化
我们通过建立健全标准、生产、检测三大体系,依法科学监管,有力推动了安全农业的发展。在农业部每年五次对全国37个城市农产品质量抽检中,我市始终名列前茅,2009年农业部对寿光蔬菜检测的平均合格为 99.8 %,最近一次质量检测的合格率为100%。一是健全标准体系。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对蔬菜质量安全的要求,我们按照“完整、接轨、配套、简便”的原则,重点围绕蔬菜生产、管理、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以市场为导向,抓住主导产品,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寿光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汇编》和《寿光市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用手册》,将蔬菜生产全部纳入标准化体系,彻底解决了无标生产、无标流通、无标销售的问题。二是健全生产体系。蔬菜生产基地是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我们对生产基地实行“技术培训、产品检测、技术规程、注册商标、标识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对全市14万户蔬菜种植户、40万个蔬菜大棚编制了身份证,建立健全了蔬菜生产电子档案,把产、加、销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标准化管理范围,在全国率先推广应用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二维码标签系统,消费者可以直接追查到生产、市场、贮运等各个环节的行为主体,进一步把严了各个环节的质量关口。三是健全监管检测体系。市政府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局,归属农业局管理,各镇(街道)成立了农业行政执法中队,各村也都实行了村委负责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管体系。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配备了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三重四极串联质谱仪等高端检测仪器,14处镇街道检测室全部配备了高标准检测设备和农产品质量流动检测车,农产品企业、基地、市场、超市均建立了蔬菜质量检测室,575处村级交易市场全部配备了高标准速测设备,形成了全覆盖的检测网络。为实现科学监管,我们建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视频监控与信息管理平台,把全市的超市、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交易市场全部纳入监控范围,所有检测仪器通过网络与监控平台连接,检测现场视频监控,检测数据自动上传,检测结果自动分析,超标产品自动预警,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监管。同时我们创新蔬菜质量检测模式,实行定向定位检测、固定与流动检测、定性与定量检测相结合,确保了蔬菜质量检测的无缝隙、全覆盖。去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在寿光召开,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以《政府制定标尺,农民卡标种菜—寿光市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探析》为题对寿光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情况进行了重点报道。
三、搭建科技平台,推进流通现代化
为更好地发挥和完善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搞活产业流通,我们大力采用现代技术,创新交易手段、运作方式、组织体系,改造提升传统的流通方式,打造安全、便捷、畅通、高效、诚信的高端农产品销售平台。近年来,我市先后投资20亿新建了占地3000亩的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建成了国内第一家农产品电子拍卖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电子拍卖打破了我国沿用几千年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对手交易方式,通过电子竞价、电子支付等高科技手段瞬间完成交易。投资1300万元建设的寿光蔬菜电子交易市场,使蔬菜订单生产和网上交易成为现实,年交易额达到330亿元,成为以蔬菜沟通全国、联通世界的桥梁和信息高速公路。新建成的“中国蔬菜调度呼叫心”,通过全国统一号码、呼叫中心平台和会员管理平台,为会员提供特约定制、电话订购、配菜上门等服务,最大程度地整合了菜农、蔬菜公司、物流运输机构等资源,推动了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目前,我们正在开发“省钱猫”手机蔬菜销售平台,以手机游戏的方式,让全国各地的用户在娱乐游戏中随时随地实现寿光蔬菜的网上订购和配送。
四、加强种子研发,推进产权自主化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新品种对于实现我国设施蔬菜良种自我供应,加强蔬菜安全生产,提升我国蔬菜种子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了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研究院,广泛引进高科技人才和先进科研成果,并与北京农林科学院、山东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十几家科研机构和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市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蔬菜育种科研攻关。研究院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16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研制成功了4个甜瓜品种,2个辣椒品种和1个番茄品种,并有370多个国产品种进入试验阶段和推广前期。目前,我们正在建设集种子科研、生产、展销和推广与一体的中国(寿光)蔬菜种子产业基地,包括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蔬菜良种展示推广中心、蔬菜良种实验区、蔬菜良种示范展示区和蔬菜种苗繁育区,建设100个试验标准棚、250个示范标准棚、3000亩的种苗生产繁育棚和3000平方米的展示厅,将进一步提高国产蔬菜良种的研发、生产和自我供给能力。
五、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服务信息化
为进一步搞好科技服务,我们创新服务方式,建设了寿光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了网络视频咨询服务、农业专家移动信息服务、蔬菜标准化数据库、农业影视点播、大棚实时气象信息、12316农技热线等六大服务系统,配备了农业110科技服务车,构建起了视频互动、热线应答、网站发布、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远程视频服务系统可以为全国各地的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指导,12316农技热线可以随时解答农民提出的技术问题,分别被称为科技“千里眼”和“顺风耳”;大棚实时气象系统通过自动气象测报仪,随时为农民提供大棚内的实时气象信息,被称为“大棚网络温度计”;农业专家移动信息服务系统利用手机短信,把服务网络延伸到了田间大棚,农民在生产中遇到技术问题,可以随时随地与专家交流,被称为“装在口袋里的农博士”;蔬菜标准化数据系统集成了我市1200多种商品类蔬菜从选种、育苗、种植、管理到加工贮藏等各个流程的全部技术资料,被称为“一点就灵的技术万事通”;农业影视点播系统收录了600多部农业科普影片,供农民随时点播,免费收看,被称为“永不落幕的农家影院”。目前,我市有镇、村信息服务站300多家,服务范围覆盖全市14个镇街道、600多个村,惠及全市16多万户菜农,通过信息化服务为农民解决蔬菜生产技术难题18多万个,推广农业新技术1600多项。
六、加强改革创新,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2008年1月,寿光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寿光市镇街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镇街农业综合服务机构为公益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进行了定员定编定岗,投入500多万元改善了办公条件,配齐了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技术服务的仪器和车辆,进一步巩固完善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2009年,农业部把我市列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县,通过项目实施,我们新培养了10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新建立了10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组织培训了100名农技人员,进一步推进了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创新和健全,为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发挥科技在现代农业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牢牢把握标准化、基地化、品牌化、高端化的主攻方向,以打造全国最大最安全的蔬菜产销基地为目标,积极引进高产、高效、高端农业项目,大力发展高端农业园区,构建高端农产品销售网络,搭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实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蔬菜产业协会、中国蔬菜种业基地等国家级创业平台,推进蔬菜产业向更高层次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