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历经三十多年 潍坊寿光发展成为全国人民的“菜篮子”

历经三十多年 潍坊寿光发展成为全国人民的“菜篮子”

【来源:大众网】 【时间:2018/12/14 10:19:00】【  】 【打印】 【关闭

  经过多年发展,寿光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也是全国人民的“菜篮子”。本地蔬菜由此流向全国,全国各地的蔬菜也由此中转后摆上全国人民的餐桌。国明茜2000年进入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工作,在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建成后又来到这里就职,见证了寿光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蔬菜集散、信息交流和价格形成中心的过程。

  现场货车进进出出 交易一卡结算

  近日,记者来到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看到,大型货车进进出出,结算中心人来人往。“凌晨2时起开始忙,5时到9时是最忙的时候。”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总经理助理国明茜说。

  物流园内除了蔬菜果品交易区、理货区、蔬菜电子交易区等几大主要功能区外,还设有种子农资交易区、汽修汽配、冷链物流、餐饮旅馆等各种配套服务区域。

  在蔬菜果品交易区大厅中,商户交易时刷IC卡,电子屏会自动显示其所运载农产品的重量并显示相应金额,商户只需刷交易卡后便可离开。工作人员介绍,园区脱离了传统农产品市场用现金结算货款的方式,采用一卡结算制,不需现金,实现了结算、金融、收费等一体化管理。

  在农产品检验监测中心,设有高档快检工作室。所有在此交易的农产品都必须检测合格后方能流入市场,实现了园区内农产品质量的全面监控。

  老市场外地菜逐渐成为交易主力

  2000年参加工作的国明茜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寿光逐渐成为本地蔬菜交易中心,1984年建设了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即位于圣城街道九巷村的老蔬菜批发市场。

  “听老职工说,老蔬菜批发市场开始只有5亩地,后来慢慢扩张到了600亩地。”国明茜说,她入职后先后担任过司磅员、结算员、管理员,那时电子交易尚未推广,从过磅到开票几乎都要人工完成。

  “菜农们半夜摘菜,凌晨2时就运到了老市场,中午前就能到北京市民的餐桌上,可见蔬菜流通速度之快。”国明茜说,随着影响力的进一步提高,东北菜、南方菜等开始流入寿光,由此进入全国市场,并逐渐占据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交易量的主力。至2009年,物流园的年蔬菜交易量已经达到了20亿公斤。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老市场配套设施逐渐落后,商户逐年增加,市场已饱和,没有空间外扩,开始出现了占道经营。”国明茜说,因老市场位于寿光中心城区,来往货车给当地交通造成了很大压力,建设新市场迫在眉睫。

  新园区寿光菜价成全国“风向标”

  2008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核批准的山东省重点项目工程——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动工了。2009年11月,第一期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2010年二期建设完成。该物流园位于文圣街以北、菜都路以西,荣乌、青银两条高速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园区占地总面积3000亩,是目前亚洲投资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完善的以蔬菜批发为主的大型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园区共分为蔬菜水果交易区、种子生资交易区、理货配送区、汽修汽配区、冷链保鲜服务区和生活服务保障区六大功能区,同时配有电子结算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电子监控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价格指数发布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

  这里成了全国蔬菜的价格形成和发布中心。“中国寿光蔬菜指数”为全国菜农、收购商提供价格信息服务。“专业人士每天发布价格,每周分析走势及未来指数,可以给种植户生产提供指导,引导流通环节合理调配。”国明茜说,如果某种蔬菜价格出现大涨大跌,他们会及时发布预警,也给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未来发展

  探索线上交易模式

  发展快递物流产业

  “目前蔬菜交易品种300余种,日交易量最高可达1500多万公斤,交易额3500余万元,年交易量35-40亿余公斤,交易额80-100亿元左右,商品辐射包括京津在内的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东南亚及俄罗斯等国家。”国明茜用一组数字说明了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影响力。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每年可提供上万个就业机会,推动了寿光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大提升了寿光蔬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带动寿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寿光经济的发展。

  对于物流园未来的发展,国明茜表示,他们正积极扩大经营品类,在稳固及扩大现有交易模式的基础上,探索线上交易模式,并大力发展快递物流产业。“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我们也开始着手建设快递产业园区,并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国明茜说,目前已经进入三期规划建设阶段,计划将于明年上半年建设并投入使用占地100多亩的快递产业园。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 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 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